年度述职报告范文
述职报告是一份由干部向组织、领导及公众报告其履职情况的书面材料,是全面了解和测评干部能力的重要依据。如何撰写一份出色的述职报告?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助力您深刻勾勒并清晰阐明自己的工作成果↓
涵盖核心内容
述职报告主要包含任职期间的履职成果、不足和失误,以及存在的重要问题。
1、职务职责
述职报告首先应简介地介绍职务信息,如任职岗位、任职时限。随后详细阐述自己的岗位职责范围,包括分管工作、任职期间的主要目标。之所以详述职责,是因为其作为群众评议和考核部门衡量述职者工作表现的标准。
2、指导思想
这是领导干部执行工作的必要前提。领导干部的工作遵循目标和原则,即依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开展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将难以分辨工作中的是非曲直,洞悉事物的本质,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而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
3、主要工作
这是述职报告的重点内容。应向组织和群众如实报告自己履行的主要工作,包括工作成果、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存在的失误造成的损失。具体来说,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 亲自主持并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其成效
- 协助他人执行的工作,及其成效以及自身发挥的作用
- 任职期间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及其效果
- 任职期间上级重要指示的落实情况,及其效果
- 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上述各点均包含成功和失误两个侧面,既要展示成绩,也要客观反映不足。
4、经验和教训
对自身的工作实践,应总结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成功的经验、今后应如何发扬,失败的教训、今后应如何避免。这部分内容要求分析、总结,并将其提升至理论层面进行认知。对于教训,应重点分析造成失误的主客观原因,明确自己的责任。
分步构建内容
述职报告通常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构成。各部分内容可按以下方式撰写:
1
开头
述职报告的开头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任职时间和职务职责、指导思想、履职概况和评价。这些内容可简要撰写。需要说明的是,除任职时间和职务职责必不可少外,其他内容可安排在主体或结尾部分。
2
主体
主体是述职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阐述工作业绩、存在问题和未来方向,具体可分为德、能、勤、绩、廉五个模块。但在实际撰写中,为了避免内容重复交叉,可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模块内容。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工作项目分类法。即按工作性质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分类,逐一阐述。亲自负责和协助他人的工作应分开撰写。反映一般性成果时应突出重点,重点阐述自己取得突出成果、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工作,日常事务性工作可简要概况。
二是时间发展顺序法。即按时间顺序将任期内的时间划分为数个阶段进行撰写。为了便于总结归纳,全面反映工作情况,将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按时间分段,在各个阶段中详细阐述取得的成果和经验。
三是内容分类集中法。这种类型最为常见,通常分为主要工作、成绩效益、经验教训、存在问题和对策等几部分。
3
结尾
结尾部分的主要撰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主体部分的“未来方向”作为结尾,主体部分则侧重阐述成绩和问题。另一种是主体部分已阐述了成绩、问题和未来方向,结尾只需概括性地总结表态。
谨记两点注意事项
述职报告的结构相对简明,要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需要反复锤炼,以下两点注意事项尤为重要:
1、忌贪大求全
述职报告应做到重点突出,避免将个人报告写成单位的年终工作总结。正确区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报告集体成果,又展示个人贡献,更要阐述自己在集体中承担的职责、履行的任务、取得的成绩,防止给人以揽功自夸或平庸无为的印象。
2、忌避实就虚
是否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是干部思想作风和品德素养的重要体现。部分干部由于缺乏对缺点和错误的正确认识,担心公开承认错误会为人诟病,影响仕途,因此在撰写述职报告时选择回避实情,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敷衍了事。每一位干部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端正态度,有一说一。应正确区分缺点和错误的差异,树立正确的缺点观,避免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