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志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施剑林近日当选中国科学院2019年院士。
为了打造出更优异的介孔纳米复合材料,施剑林带领团队,孜孜以求地探索出多种掌控之道。他们巧妙地使催化剂分子依附在管道壁上、限制在孔内,甚至形成厚度仅有数个分子的管壁涂层。
近年来,施剑林又将其研究方向拓展到生物相容性、多功能化、药物输运和纳米诊疗剂等领域。他与华师大的合作研究成果,开创性地提出利用无机耗氧剂进行肿瘤饥饿疗法的新思路,为传统肿瘤饥饿疗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介孔材料制胜之道:掌控
介孔,是一种极其微小的孔道,直径约为头发丝的几万分之一。布满这种孔道的材料被称为介孔材料。在材料学家眼中,这些孔道宛若微型工厂,而催化剂纳米颗粒则是这其中的工人。待原料进入“厂房”后,这些驻守在纳米孔中的催化“工人”便会将原料迅捷地转化为所需的产物。
这些“工人”却异常调皮,时常聚集在一起“罢工”,难以乖顺地驻扎在孔道中,均匀分布在管道壁上。施剑林带领团队十余年如一日地与这些纳米微粒斗智斗勇,最终研发出一系列管控策略:他们先在管道壁上覆上反应物分子层,犹如敷上一层黏胶,当纳米催化组分进入管道后,这些反应物分子便逐一将其粘住,稳固地吸附在管壁上。他们还可以令两种反应物分子材料同时进入管道,再赋予特定的条件,使之直接生成贴附于管道上的催化组分。施剑林团队还对管壁进行特殊处理,赋予其特定的化学键——仿佛伸出无数只小手,及时捕捉住催化剂分子……
施剑林指出,以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为例,只要能减少20%的使用量,便能大幅降低成本。传统催化剂颗粒体积硕大,发挥作用的仅是表面的分子,而更多的分子则藏在内部无所事事。施剑林的研究旨在将催化剂近乎“单兵作战”地分布到仅有2-10纳米粗细的管道中,让每个珍贵的催化剂分子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实验印证,这种方法可令催化剂用量较原先降低至1/2到1/10,有时甚至能达到1/50。施剑林并未就此止步,他继续思考,能否让介孔材料的骨架也发挥功效,使管壁本身也能施展催化作用呢?
精准摧癌的“纳米车”
传统化疗的弊端之一在于,在杀灭癌细胞的也会误伤正常细胞。能否让化疗药物在进入癌细胞后才释放毒性,进行“定向爆破”?施剑林想到了自己多年潜心钻研的细胞核靶向药物输运策略,该策略素有“分子药物运输车”之称,他们曾在国际上率先实现这一技术。
为此,施剑林团队设计出一种纳米尺寸的闪烁颗粒/半导体核壳。这种光敏材料在受到X射线的照射时,半导体颗粒便会直接氧化水分子,产生有毒的活性氧物种ROS。这种方法既规避了紫外和可见光穿透能力有限的问题,又无需消耗氧组分,使得肿瘤治疗能够持续产生疗效。“这解决了ROS寿命短、扩散距离短的难题,实现了在极低的光照条件下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施剑林说。
这辆“分子运输车”不仅能运输药物,还能实现治疗过程的监控:当颗粒被肿瘤吞噬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外部超声作用,其中包裹的卟啉分子便会被释放出来,并生成ROS和金属离子。ROS杀灭癌细胞,而特定的金属离子则可用于肿瘤部位的磁共振成像,帮助医生监控和评估治疗进展。
科学家们的脑洞不止于此。他们探索出更加便捷的方法——能否摒弃一切外源性响应刺激,仅利用肿瘤特有的微环境,让肿瘤自身产生足以致命量的ROS?施剑林团队又提出了纳米催化肿瘤治疗的全新概念,即彻底舍弃传统化疗中高毒性的化学药物,转而采用无毒或低毒纳米颗粒。这些颗粒能够特异性地响应肿瘤特殊微环境,在瘤内通过催化作用原位生成ROS等抗肿瘤组分,从而实现几乎无毒副作用的肿瘤特异性治疗。
博学笃志,风流儒雅
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施剑林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导师。他的学生李孟丽表示,在施老师的课题组里,没有繁琐的条条框框。他从不指手画脚,从不规定几点前必须到办公室或实验室,学生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科研时间。尽管如此,施老师却有自己严格的时间表,每天早晨八点左右,他的办公室准时开门。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尊重学生在课题选择上的意见。
学生吴玫颖说,在学术上,施老师孜孜不倦,勇攀科学的高峰。课题组中无论是催化还是生物方向,又或者两者之下更细化的多个方向,施老师都能提出关键性的指导意见。有时,困扰我们良久的难题,在施老师的提醒和帮助下,都能迎刃而解。对于学生的文章修改,施老师更是兢兢业业,从一个标点符号到整篇文章的构思,施老师都会逐字逐句地审阅,并迅速反馈意见,毫不拖沓。即使修改的是一个新领域的文章,除了专业的修改,施老师还会表示自己也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施老师虽然寡言,但他对学生的关心体现在细微之处。平日里工作繁忙,但他也会抽时间召集组会,或到办公室探望我们,询问我们的科研进展和遇到的困难。
》》人物简介
施剑林,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3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1989年于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6),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担任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信息功能陶瓷若干基础问题研究”(2002-2008)和国家重点纳米专项“半封闭空间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治理的关键纳米技术”(2013--)首席科学家,同时还承担并负责多项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材料高技术和科学院创新方向性等多项国家与地方科研项目。
荣获 科技奖励: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1 年度)
- 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8 年,2014 年)
-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 年)
其他奖励:
- 两院院士评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005 年)
- 中国青年科技奖
- 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 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 上海市科技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