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偏知春气暖_虫声新透绿窗纱的意思
刘方平虽非唐代诗坛最耀眼的名字,但他的两首七绝却被收录进《唐诗三百首》,与诗圣杜甫的七绝数量比肩,足见其作品之精妙。
今天,小楼就与大家一同赏析入选《唐诗三百首》的刘方平七绝之作——《月夜》。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又名“夜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夜深人静,更漏已深,月光西斜,仅剩半边人家沐浴在月色之中。北斗七星横亘天际,南斗六星也已倾斜。
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静谧深邃的夜景图,月光的移动、星斗的变化,都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就在这静谧的夜晚,一丝春意悄然降临。一声虫鸣,穿过绿色的窗纱,传入诗人的耳畔,使他 unexpectedly 地察觉到春天的暖意。
诗人以“偏知”二字,将自己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新透”一词,则将虫鸣的清脆、春意的清新表现得活灵活现。
刘方平的《月夜》,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春夜图景。诗人将自己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融入到对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诗中所表达的宁静、淡泊的心境,也正是刘方平“脱略世故,超然物外”的真实写照,正如元代辛文房在《唐才子传》中对他的评价:“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
文 | 谢小楼
精读《唐诗三百首》:刘方平《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