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事小例子50条 生活中的好人好事事迹
平凡中的光辉:三位普通人,三种感动
一、 一颗尊重的心:90后公交车长暖心之举
河南郑州的90后公交车长高贵安,用一个简单的举动,诠释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爱。
一位农民工师傅怕弄脏座椅,疲惫地坐在公交车台阶上。高贵安见状,不仅暖心劝慰“没事,没事,直接就坐那儿吧,脏了擦擦就是了”,更在师傅不肯起身时,亲自停车,将师傅扶到座位上。
得知师傅还未吃饭,高贵安又拿出自己的加餐馒头和水送给师傅。朴实的举动,深深感动了这位农民工师傅,下车时,他不断道谢,并向高贵安竖起了大拇指。
高贵安说,他开车近十年,经常见到农民工师傅因为衣服脏,不愿坐在座椅上。“座椅脏了可以擦,但没有他们哪里来的高楼大厦,要向这些最可爱的劳动者致敬”。
高贵安用行动证明:尊重劳动者,就是尊重我们自己。
二、 坚强勇敢的“小奥特曼”:11岁少年用行动撑起一片天
11岁的君宇,来自河南南阳,两岁时的一场意外,在他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选择用稚嫩的肩膀,为家人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君宇家住樱桃沟,为了照顾腿脚不便的奶奶,他每天五点多就起床帮忙摘樱桃,然后再去上学。周末和假期,懂事的君宇还会戴上奥特曼面具,在路边摆摊卖樱桃,补贴家用。“为了不吓到顾客”,君宇奶奶心疼地说。
“他一放假回来就帮忙摘樱桃、卖樱桃,一边摆摊卖,一边写作业,懂事得让人心疼。”奶奶的话语中充满了心疼和欣慰。
君宇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他是生活中真正的“小奥特曼”。
三、 “罗爸爸”的爱: 用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灯
在四川南充,有一位被学生亲切称为“罗爸爸”的老师——罗俊龙。
罗老师在博雅学校任教7年,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他选择和孩子们吃住在一起。
一次期中考试后,为了鼓励学生,罗老师自费买来上百个棒棒糖,“孩子们都考得不错,我想通过特别的奖励方式,鼓励他们今后好好学习”,他笑着说。
他把棒棒糖挂满全身,以猩猩的滑稽模样出场,瞬间点燃了课堂气氛。
“罗爸爸”是孩子们对罗老师的爱称,“这所学校是封闭式管理,校内百分之九十都是留守儿童,对他们来说,学校就是第二个家,为了让孩子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他与学生吃住在一起。”
罗俊龙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仁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爱的晴空。
一位耄耋老人与家乡的不解情缘:记捐资千万的“木寸”姚宝熙
浙江兰溪,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故乡情。他,就是姚宝熙,一位捐资千万的爱心人士,一位化名“木寸”的公益践行者。
姚宝熙老人的公益之路始于2004年,那一年,他以“木寸”的名义匿名向家乡捐款300多万元,用于建设老年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善举,让兰溪的老人们有了一个休闲娱乐、丰富生活的温馨港湾。在这里,他们可以下棋、打球,安享晚年。
不仅如此,姚宝熙老先生还在兰溪市慈善总会设立了“木寸”助学专项资金,每年捐赠5万元,用于资助兰溪一中的困难学生和品学兼优的学生。12年来,已有816名学子受惠于此,他们的求学之路也因此更加平坦。
姚老先生的爱心之举并未止步于此。他的家乡——浙江省兰溪市兰江街道姚村,是一个拥有700年历史的古村落,村内保存着50多座明代古建筑。7年前,村里决定复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的古建筑——姚氏家庙。当得知修缮资金还差500余万元时,姚宝熙老先生毅然捐资400余万元,为古建筑的保护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多年来,姚宝熙老先生累计捐款超过千万元。与他的善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极其简朴的生活。他常年穿着20元一双的布鞋,衣服也是多年不换,一根皮带更是修修补补用了近20年。他偶尔也会喝点小酒,但喝的也是一块钱一包的糯米酒。
面对一些人不解的目光和疑问,姚宝熙老先生总是淡然一笑。他说,与其将积蓄留给子孙,不如用在当下最需要的地方。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尽自己所能,修复家乡的古建筑,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姚宝熙老先生的故事,是爱心的传递,更是家乡情怀的体现。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二十多年前,我就与我的爱人商量,将多年来积攒下的积蓄倾囊而出,为家乡的敬老助学事业贡献力量。姚宝熙如是说,生于斯长于斯,总归要饮水思源,力所能及之下,便希望家乡得到更好的发展,乡邻们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即便如今已至暮年,只要还能有所作为,他仍会尽其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