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是什么意思 茗字的最佳配字
茶字的演变和别名
“茶”字的写法历经千年,古时有“荼”(chá、tú)、“槚”(jiǎ)、“苦”(kǔ)、“荈”(chá、chuǎn)、“蔎”(shè)、“茗”(míng)等多种写法。其中除了“荼”字有两种读音和多个意思外,其他写法都专指茶。
秦朝之前,茶没有统一的名称。汉代开始借用“荼”字,其读音源于四川方言。古代四川人对茶有两种叫法:蜀地人称“苦荼”,巴地人称“葭”。
西汉名家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年),曾担任汉武帝时的西南夷通,他在公元前130年撰写的《凡将篇》是一本启蒙字书。书中列举了一些药名,其中包括“蜚廉、藿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硝、莞椒、茱萸”等二十味药材。这其中首次出现茶名“荈诧”,并将其与其他药材并列,体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司马相如根据巴人对茶的称呼,创造了“荈”字,并以“诧”字注音,这便是现在“茶”字的读音由来。
唐朝以前,许多资料都用“荈”字表示“茶”,例如“姜、桂、茶荈出巴蜀”、“吴孙皓密赐茶荈以代酒”、“荈赋”中的“晚取为茗或一日荈”、“出御荈”,以及左思的《娇女》诗中的“心为茶荈剧”等。直到唐玄宗御撰的《开元文字音义》将“茶”字确定下来,并经陆羽《茶经》普及和影响,茶的字形和读音才得以统一。其读音依然保持着巴南巴人称呼茶的古音“荈”。
“荼”字是古代最常见的表示茶的字,但它也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并不专门指茶。早在《诗经·邺风·谷风》中就出现了“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句子,后人对“荼”是否指“茶”存在争议。最早明确“荼”字包含茶的意思的是《尔雅》,晋朝学者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贾,苦荼”时解释道:“树小如栀子,冬生(常绿的意思),叶可煮作羹饮。”这段注释提到了茶树的特点。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茶,苦茶也。”这里的“荼”即现在的“茶”字。
“茗”字是云南地区对茶的土音,大约从东汉时期开始被用于指代茶,是茶的雅称。
“槚”字从木,指茶树。
“荈”字从草,专指晚采的茶叶。
“蔎”字是古代四川西部对茶的俗语。
“茶”字首次出现在唐朝典籍《本草》一书中,是由“荼”字演化而来。唐玄宗时期的《开元文字音义》将“荼”字减去一笔,定为单一的“茶”字。最初“茶”字与“荼”字通用,但茶圣陆羽在撰写《茶经》时已统一使用“茶”字。茶树是木本植物,将原本表示茶的“荼”字去掉一画,将“禾”改为“木”,使其更加名副其实。这个细微的改变恰到好处。在中唐以后,也就是公元九世纪中叶,人们普遍使用“茶”字。现代除了统一使用“茶”字外,有时也用“茗”字指茶,但与历史上“晚采为茗”的含义完全不同,在使用“茗”字的场合,往往带有文雅别致的意味。茶还有许多别名,以下介绍几个常见的别名。
消毒臣:据唐朝《中朝故事》记载,唐武宗时期李德裕曾说天柱峰茶可以消解酒肉毒,并命人煮茶浇在肉食上,用银盒密封。一段时间后打开,肉已化为水,因此人们称茶为消毒臣。唐朝诗人曹邺在饮茶诗中写道:“消毒岂称臣,德真功亦真。”
清风使:据史籍《清异录》记载,五代时期,有人称茶为清风使。唐朝诗人卢全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的句子。
余甘氏:宋朝学者李郛在《纬文琐语》中说:“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五代诗人胡峤在饮茶诗中也写道:“沾牙旧姓余甘氏。”
清友:宋朝文学家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记载“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唐朝姚合的品茶诗中也有“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的诗句。
不夜侯:唐朝诗人白居易诗云:“破睡见茶功。”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也有诗赞茶有解除睡意之功:“建茶三十片,不审味如何,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晋朝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赞道:“破睡须封不夜侯。”
修改说明:
结构调整: 将原文分割成多个段落,并重新组织内容,使文章更加清晰易懂。
语言精炼: 减少冗余的描述,使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
重点突出: 突出茶字演变过程和常见别名,并使用粗体字标注。
增加图片: 添加图片,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希望修改后的内容符合您的要求。
相传唐朝名士常伯熊出使西蕃,在帐篷中烹茶。蕃主问:“这是什么?” 常伯熊答道:“涤烦疗渴,名为茶。” 于是,茶便被称为“涤烦子”。唐朝诗人施肩吾也曾在诗中写道:“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茶能消除烦闷,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喜爱并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