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新班主任面对一个全新的班级,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如果没有老班主任的指导,独自带领班级步入正轨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繁重的日常事务很容易让人心力交瘁,甚至产生焦虑情绪。有些女老师甚至被学生气到流泪,长期如此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那么,新班主任应该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呢?

新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军训期间是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军训期间,班主任可以密切观察学生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性格特点、生活习惯等。比如,那些勤奋刻苦、执行力强、声音洪亮的同学,往往更积极主动;而那些吃不得苦、意志力差、内务脏乱的同学,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细心陪伴和及时帮助,能够迅速拉近师生距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学生信息档案。班主任可以设计一张表格,让学生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父母姓名、职业、电话号码、出生日期、爱好、特长、忌讳等。收集学生的一寸免冠照片,贴在信息卡上。这不仅有助于班主任快速记住学生的名字,更能为之后的班级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与家长建立沟通渠道。新生报到一般都会有家长陪同。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收集家长的联系方式,建立家长群。这不仅方便班级通知的发布,还能快速建立家委会,形成家校合力。家长群可以成为一个交流平台,方便家长之间互相沟通,分享经验,共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科学组建班委。新同学之间彼此不太熟悉,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信息,指定临时班委,并说明任期为一个月,之后再进行竞选。

  • 班长应该正义感强、敢说敢做、善于沟通,声音洪亮。
  • 团支书性格温和、善于言谈、亲和力强,与老师和同学关系良好。
  • 学习委员学习成绩优秀,乐于向老师提问,积极向上。
  • 清洁委员性格憨厚,做事认真负责,能够维护班级环境卫生。
  • 纪律委员个性鲜明、声音洪亮、正义感强,能够维护班级纪律。
  • 其他科代表 根据学科需求,选拔合适的人选。
  • 宣传委员书写好、善于写作、文笔佳。
  • 文娱委员多才多艺、活泼开朗、有艺术特长。
  • 体育委员爱好运动、组织能力强。
  • 组织委员配合团支书工作、人缘好、乐观开朗。
  • 寝室室长由寝室成员推荐。

明确班委职责。班主任要及时召开班委会,明确班委的分工和职责。班长和团支书负责全局性工作,其他班委负责各自的具体工作。比如,学习委员负责记录作业收交情况,清洁委员负责安排清洁工作,纪律委员负责维护班级纪律,考勤由专人负责。开学第一个月是行为养成月,每天要公布学习、清洁、纪律、生活等方面的表现,对不足之处及时沟通交流。

制定和公布班规。班规应该由班主任和班委共同商定,并在全班范围内公布。临时班规的有效期与临时班委任期相同,一个月后由新班委商定,并经全班同学通过后生效。班规制定要避免与校规校纪或者法律法规冲突。

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经过一个月的过渡期,学生已经逐渐展现出各自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推荐和投票的方式,最终确定正式班委。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引导和规范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

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就像一个路标指引方向,一句激励的话语带来力量,一幅画作带来欣赏一样,班主任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装饰和布置,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例如,张贴一些安静、励志、积极向上的标语,或者一些校园文化作品,都可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巧妙应对班级问题。面对班级出现的问题,班主任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有些问题是非分明,可以明确告知学生对错;而有些问题可能存在争议,可以组织班会课,让学生讨论和分析,最终达成共识。

新班主任管理班级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智慧。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班主任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进步,打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班级集体。

班级议题:

  • 情感教育:恋爱行为规范和健康情感观
  • 行为规范:日常卫生习惯养成和环境维护
  • 道德教育:诚实守信和信用意识培养
  • 个性发展:独立自主能力提升和班级凝聚力加强
  • 价值观探讨:外表美和内在美的辨析和评价

新任班主任必备习惯:

  1. 深入了解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其成长、心理、学业和生活状况。
  2. 高质量陪伴:每天安排时间与一名学生交谈,倾听其心声、提供建议和支持。
  3. 建立情感联结:通过持续关心和陪伴,建立与学生的亲密关系,提升其倾听意愿和寻求帮助的主动性。
  4. 成长记录:对学生日常表现进行分类记录,包括学业、卫生、纪律、寝室生活等方面,并实时公布和总结。
  5. 表扬与激励:根据成长记录,定期表彰班级中优秀表现的学生和团体,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6. 少说多做:减少空洞说教,以实际行动和示范引导学生行为。
  7. 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和学生学习,持续改进工作方法,与时俱进。

作者:曹刚 杨森林(重庆一中)

采编自《新课程(下)》杂志,略有删减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