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的意思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啥
撰文 | 李山 责编 | 黄悠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为何得‘文’之称?”
子曰:“因其敏于学习,不耻于下问,故得此称号。”
孔文子的谥号
孔子的影响力广泛,其门下弟子来自四面八方,甚至包括卫国、陈国、齐国和楚国等地。孔子曾言:“有朋自远方来”,这不仅仅指他的学说被远道而来的朋友接受,也反映了他的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在众多弟子中,子贡来自卫国,对卫国的事务自然有所关注。
卫国的一位显赫大臣孔文子,他的“文子”谥号即为对其一生评价的标志。古代的谥号不仅是对逝者品行的总结,还反映了社会对其功过的最终判断。谥号起源可追溯至商代,流行于西周,并延续至近代。学界曾对谥号的使用存在争议,比如在金文中提到的“穆”字,一度被认为可能是在穆王在世时使用的。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加,现代研究认为这些铭文通常是在君主去世后刻制的。
谥号的设立在古代极其慎重,甚至出现过因谥号不合而导致死者“死不瞑目”的情况。古人对谥号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这种现象在现代研究中有了更多解释,如生理原因导致眼睛无法完全闭合。
谥号不仅具有褒贬之意,如孔文子的“文”字体现了褒扬,但清代光绪皇帝的“德宗”却暗含讽刺,因光绪皇帝的政治命运与唐德宗有相似之处。周代的谥法中,“文”字有经天纬地和勤学好问两重含义。对孔文子来说,“文”字更多是指其对学问的追求,而非广泛的政治才能。孔子的朋友孔文子在谥号中的评价显示了孔子对他好学精神的高度赞赏。
孔文子的学识追求
《左传》中记录了孔子与孔文子的交流,这段故事展示了孔文子的学术精神。孔文子计划征伐大叔,向孔子请教,孔子表示自己对祭祀之事有一定了解,但对军事并不精通。孔子还用“鸟择木而栖”的比喻,说明自己不适合插手卫国的事务。孔文子随即表示,自己并非要求孔子直接参与,而只是想听取关于战争的见解。
在孔子晚年周游列国时,卫国的情况复杂而多变,孔文子事件只是其中之一。从《论语·宪问》中孔子对卫灵公的批评中,我们也能看到孔文子的能力和局限。孔子评价卫灵公宠爱小妾而逐出太子的情况,并指出他能够保国是因为贤才的辅佐,而孔文子就是其中之一。
《左传》还记载了孔文子与其他贤人的故事,如孔文子所任职的祝和负责祭祀的祝,他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反映了其深厚的学识和实际能力。孔子对孔文子的评价中,强调了其敏而好学的品质,这在孔子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孔子认为,孔文子的好学精神掩盖了其缺陷,也反映出孔子对学习的重视。
《课本里的〈论语〉》是北师大教授李山老师精心编写的《论语》精读本,涵盖了《论语》中的经典句子,如“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李山老师将这些经典字句逐一解析,并结合《论语》全书、儒家经典以及《左传》《史记》等文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提高古文阅读力和理解力。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
欢迎读者朋友转发分享
《课堂内外》主创团队
主持人徐德琳
责编黄悠
美编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