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毁的意思 什么叫诋毁一个人
文 |实用菌
01
成长常被提及,它实际上涵盖了两个层面:一是生理上的年龄增长,这一点显而易见;另一层则是心理上的成熟。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的成熟度也会提高。
这并非绝对。我们常见到,一些成年人在某些方面的行为更显幼稚。
02
举个例子,有位朋友出生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父亲拥有一家成功的公司。
他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了父亲的公司工作。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有朝一日能接过公司的接力棒。
这看似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成功人生,但他却感到极度的痛苦。
他的痛苦源于父亲的高标准要求,父亲是一位严苛的教育者,总是毫不留情地批评他。这种严苛让他在工作中始终小心翼翼,害怕犯错受到责备。
他常常不解,为什么父亲不能看到他的努力和长处?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常常会忽视孩子对父母的期待。例如,孩子可能希望父母以鼓励而非批评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我们的朋友正是希望父亲能够多一些支持,而不是总是批评。被批评总让人难受。
父母似乎总是难以改变,这就让这种痛苦加倍。面对父母,我们既无法争辩,又无法逃避,感觉十分无助。
03
虽然这种情况看似难以解决,但并非无解。
很多人只注意到外界的伤害,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点:一个人之所以能伤害你,除了他们的行为,还需要你认同这种伤害。
比如,当有人挑衅地说你一无是处时,你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认同对方的评价,从而感到受伤;另一种是拒绝这种看法,虽然会不高兴,但不至于陷入深深的痛苦。
认同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别人的言行是否能对你造成实际的伤害。虽然我们无法控制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对这些态度的认同。
对于前述朋友而言,尽管无法改变父亲的严苛,但可以通过自我认知来应对。当父亲批评时,他可以坚定地认为自己并非完全无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优点。这样,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对挑战,逐步提升自己。
04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许多人会质疑:“为什么我需要调整自己?不是我的错啊!”这涉及到成长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一种是对错思维。在未成年时期,我们往往关注事情的对错,期望别人认错并改正。由于成年后缺乏第三方的介入,这种思维方式不再有效,单纯地依赖对错判断,往往带来更多的失望。
成年人之间的相处更需要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即使别人错了,我们也不应仅仅期待对方改变,而是要主动为自己的痛苦负责。
这意味着,虽然别人可能给我们带来痛苦,但我们需要自己去化解这些痛苦。提升自我、从多角度看问题,让自己内心变得更加坚韧,才能主动摆脱痛苦。
能够主动为自己的痛苦负责的人,才真正实现了内心的成长,变得更独立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