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飞花前面是什么 无处不飞花佳答案
清明节,蕴藏着自然界最纯净的韵味,正如其名“清明”所示。这个节日承载了祭祖扫墓的传统,映照出春日的生机与希望。
清明节,又被称为踏青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根据《岁时百问》的记载:“万物生长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个时节,气温回暖,春意盎然。民间流传着“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谚语,这正反映了清明节期间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在这个仲春与暮春交替的时节里,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在清明时节的心境。
扫码阅读全文
《寒食》
唐代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指的是暮春时节的长安城,而“寒食”则是指古代清明节前一两天的节日,期间禁火三天,只能吃冷食,由此得名。御苑中的柳树在东风中斜斜地摇曳,描绘了春天的典雅风貌。而“日暮汉宫传蜡烛”则描绘了晚上的景象,宫廷中燃起蜡烛,尽显节日的庄严。
跟着蒙曼读唐诗(节选自《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
关于《寒食》这首诗的题目,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讲《寒食》而非《清明》?这是因为现在的清明节融合了古代的上巳节和寒食节。上巳节原为三月初的巳日,习俗是要在水边洗涤污垢,以求平安。孔子提到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即讲述了上巳节的沐浴习俗。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巳节固定在三月三日,节日内容变成了水边的宴饮和踏青。杜甫《丽人行》中提到的“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正是描述了这一习俗。
寒食节则是在冬至后的第105天,也就是清明节前的一到两天。这一天的主要风俗是禁火,大家只能吃冷饭,因此被称为寒食节。这个节日源于纪念春秋时期被焚烧在山西绵山的介子推。自汉代至唐代,寒食节一直是民间最重要的祭祀日,历朝历代都会放假让人们回乡祭祖扫墓。白居易在诗中写道“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正是描绘了寒食节扫墓的情景。
而清明节本身并不是节日,而是一个节气。由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被称为清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的地位逐渐上升,从唐代开始逐步合并了上巳节和寒食节的内容,将游春和祭扫的习俗融为一体,演变成今天的清明节。
分享唐诗的目的,除了欣赏其文字之美,还希望帮助大家了解唐朝人的生活。接下来将详细解读《寒食》这首诗,其优美的文字和新鲜的内容,都展现了春日的风采。
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极具画面感,诗人描绘了春天的长安城,表达了春日花开的绚丽景象。诗中的“飞花”不仅仅描绘了地面上的花朵,更传达了春风吹拂下花瓣飞舞的立体感。这种描写,使得整幅春日图景更加生动鲜明。
接下来,“寒食东风御柳斜”从宏观景象转向细节。东风吹拂皇宫御苑中的柳树,使柳丝随风斜斜地飘舞,这一细节展示了春风的力量和春光的美丽。这里的东风不仅指自然界的风,还蕴含了帝王的恩宠。
接着,“日暮汉宫传蜡烛”则将视角从自然风光转向人文活动。唐朝时期,寒食节禁火,唯有皇宫中可以点蜡烛。皇帝通过赐蜡烛的方式,体现对亲近臣子的恩宠,展示了宫廷的风俗。
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通过描写蜡烛的轻烟,反映出寒食节的氛围。五侯有两种解释,一是西汉成帝时的王皇后的五个兄弟,另一种则是东汉时期的五个宦官。无论是哪一种,这些都指向皇帝身边的亲信权贵。通过轻烟的描绘,诗人传达了节日的气氛和宫廷的尊荣。
这四句诗将白天的风景与晚上的情景巧妙结合,展现了长安城春日和寒食节的立体画面。诗中“飞”、“斜”、“传”、“散”的动词,描绘了从长安城到皇宫,再到五侯之家的一系列动态画面。诗人通过自然的东风和皇帝的恩宠,将这些场景巧妙串联,展现了清明节的独特风貌。
这首诗的优美文字,使得唐德宗对韩翃深感佩服,甚至特意为他安排了一个重要的官职。也有人认为这首诗含有对宦官专权的讽刺。无论如何,这首诗本身的意境丰富多样,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不同的感受和启示。
谈到韩翃,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有着传奇的爱情故事。他在天宝盛世凭借才华赢得了柳氏的芳心,但安史之乱让他一度失去了爱人。经过一系列波折,最终还是与柳氏团聚。这个浪漫的故事被文人许尧佐写成了小说《柳氏传》,至今仍被传颂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