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需要冬眠吗_家养乌龟冬眠需要干养还是水养
【小编提醒】:最近有许多朋友在留言中讨论乌龟的冬眠问题。虽然在我们这里,真正的冬眠季节还有大约两个月的时间,但从现在开始,鸫龟先生将逐步展开对这一话题的讨论。
每到秋冬季节,大家常常询问乌龟的冬眠时间。实际上,由于乌龟属于变温动物,因此它们的冬眠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表。与其说乌龟冬眠的时间,不如说乌龟冬眠的温度更为关键。乌龟的冬眠是由环境温度决定的,而非具体的时间。
乌龟的冬眠与温度息息相关
乌龟是一种典型的变温冷血动物,它们的生命活动受温度的直接影响。通常情况下,当气温较高时,乌龟的活跃度也会相应提高;而在温度较低时,乌龟的活动则会减少,最终进入冬眠状态。
1. 乌龟在温度为25℃-35℃(也有建议为28℃-32℃)时最为活跃
通常,乌龟在春夏交替的三四月份,当气温稳定在25℃以上时,进入了一年中最活跃的阶段。这个时候,乌龟的消化系统也非常活跃,因此它们的食欲大增。虽然乌龟在夏季吃得多,但由于新陈代谢加快,体重增长不一定显著。在夏季,可以适当增加喂食量。
2. 乌龟在20℃-25℃(有的建议为18℃-28℃)的温度下较为适宜
这种温度通常出现在春季的三四月以及秋季的九十月。这一阶段的气温属于过渡期。春季逐渐升温,夏季过渡到秋季气温降低,这些变化影响乌龟的活跃度。虽然温度适中,但与夏季相比,乌龟的食量有所减少。此时的喂食量应逐渐减少。
3. 乌龟在15℃-20℃(也有说12℃-18℃)时开始停食清肠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乌龟通常处于初春或深秋时期。这时候,无论是春天苏醒还是秋天准备冬眠,乌龟都不应进食。此时的温度适合让乌龟自然清肠。
4. 乌龟在15℃以下(有的建议12℃以下)进入冬眠状态
当气温低于15℃,尤其是在10℃-15℃的范围内,乌龟开始进入浅度冬眠;当气温降到5℃-10℃时,乌龟进入深度冬眠,状态最为稳定。在0℃-5℃的温度下,虽然乌龟可以忍受偶尔的低温,但长期低温可能会导致乌龟被冻死。整个冬眠周期通常从11月开始,持续到春季的三四月份。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乌龟的冬眠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主要还是由温度决定。即便如此,很多家养乌龟的朋友对于乌龟的温度需求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在冬眠前采取了一些不当措施,这实际上是对乌龟冬眠有害的。
1. 秋季温差大,病态冬眠的乌龟难以醒来
乌龟的冬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旦环境条件满足,乌龟会自然进入冬眠状态。乌龟的进化历史悠久,它们早已适应了自然环境。只要乌龟健康,无论是幼龟还是成龟,冬眠通常不成问题。现代养龟者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例如给乌龟加温、增加食物,这些做法往往事与愿违。
秋季气温变化频繁,容易导致水温和空气温度的巨大差异乌龟虽然能够适应低温和高温,但它们并不适应频繁的温度波动。如果温差过大,乌龟可能会感冒,甚至引发严重的肺炎。秋季养龟的重点应该是控制温差,而非单纯地给乌龟增加食物。
在秋季养龟时,重点应放在防止温差过大上,而不是仅仅追求“贴秋膘”。乌龟在冬眠期间消耗的能量不多,不像北极熊那样需要厚厚的脂肪层。秋季的喂食应以营养均衡为主,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减少喂食量和频率。过量喂食会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肠炎,这种情况在冬眠时可能会对乌龟造成致命影响。
晒背灯和加温设备也应在秋季逐渐停用过度使用晒背灯和加温设备可能导致温差过大,对乌龟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秋季应撤掉晒台,避免频繁使用加热设备,保持稳定的水温和环境条件,才能为乌龟创造一个理想的冬眠环境。
秋季的养龟工作应以稳定环境为主适当增加或减少喂食,保持稳定的环境条件,尽量减少对乌龟的干扰,这样可以帮助乌龟顺利进入冬眠。确保温度逐渐降低,喂食量也要随之减少,当气温稳定在20℃以下时,应停止喂食,让乌龟自然清肠,准备进入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