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公的有蟹黄吗_公蟹有蟹黄没


大闸蟹作为秋季美食,备受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其鲜美的肉质,还是丰富的营养成分,都让它成为了众多食客心中的首选。了解它的营养价值以及注意事项,对于享受这道美味至关重要。

大闸蟹的营养成分及其美味原因

为了更深入地探讨大闸蟹的魅力,小编查阅了多项研究资料。蟹黄和蟹膏的营养成分显著,其中蟹黄的氨基酸含量高于蟹膏,尤其是谷氨酸,这是一种能提升鲜味的氨基酸,因此蟹黄的鲜美程度也相对更高。

具体来看,蟹黄的水分含量为19.72%,粗蛋白9.79%,粗脂肪则达到44.30%,而蟹膏的水分为56.72%,粗蛋白9.64%,粗脂肪34.90%。这些数据表明,蟹黄在营养价值上优于蟹膏,尤其是其中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非常有益。

大闸蟹公的有蟹黄吗_公蟹有蟹黄没

值得一提的是,11月份的大闸蟹蟹肉和蟹黄最佳,而10月份的蟹膏最为美味。这段时间内的脂肪酸比例恰好符合世界粮农组织的推荐,因此选择在这个时期享用大闸蟹,对健康最为有利。

科普小知识

关于氨基酸,人体需要八种必需氨基酸,而大闸蟹中恰好含有这些成分。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能有效改善胆固醇水平,促进健康;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维持细胞功能和提高脑部活力。

吃大闸蟹时需注意什么?

虽然大闸蟹美味,但有些食客却经历了不适。小胖曾因食用过多而拉肚子,大胖也听闻吃蟹会导致急性炎。这些问题往往与食用方法和自身健康状况有关。

务必将螃蟹蒸熟后再食用。由于螃蟹生活在泥水中,容易受到细菌污染,生吃或未熟透的螃蟹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

切勿食用死螃蟹。研究显示,死蟹在短时间内会滋生大量有害细菌,食用后可能引发严重的腹泻、腹痛等症状。

避免与柿子同食。大闸蟹中的高蛋白质与柿子的鞣酸相遇会形成不易消化的物质,可能导致腹泻。成熟的甜柿子相对安全,但仍需适量食用。

大闸蟹引发急性炎的原因

至于急性炎,多数是因个人健康因素引起的。若有胆道问题,摄入大量高脂食物可能会刺激胰液分泌,从而引发不适。胆结石患者及高脂血症者应当谨慎食用。对螃蟹过敏的人更应避免。

总结一下,享受大闸蟹时要确保其熟透、不食用死蟹,且避免与柿子同食。适量为宜,一般每餐不超过四只蟹,才能确保健康。

大闸蟹的可食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大闸蟹(中华绒螯蟹)的可食部位仅占35%,主要包括肌肉、肝和性腺。雄蟹的蟹膏主要是精囊和器官的集合,而雌蟹的蟹黄则是其卵巢和卵细胞。原来,我们所喜爱的竟是它们的生殖器,想想真是有趣。

据说在1945年以前,上海的贫困家庭靠吃阳澄湖的大闸蟹勉强度日,那时的幸福感想必是别样的。大闸蟹不仅是美味,更是承载着许多人记忆的珍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