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领域_计算机应用领域5个方面
一、教学技术外延概述
教学技术外延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这些技术手段包括多媒体、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等传统教学方法和策略。其目的是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简单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技术外延是教育技术外延的一个子集,涉及教学领域中的技术应用。
教育技术外延更广泛,涵盖了教育领域中所有技术相关环节。教学技术外延的创新应用为教育技术外延提供了具体的实践和经验,而教育技术外延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则为教学技术外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这两者在教育实践中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教学技术的发展。
高校作为教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必须重视教学技术外延的发展。这不仅涉及到教师素质培养、教学环境配备等范围较大的综合场,还涵盖教材编写、课程安排、教学技术方法等多种因素。
二、当前高校教学面临的问题
1. 设备陈旧与更新不足
许多高校的教学环境已经得到改善,多媒体教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但依然存在部分学校多媒体教学设施老化,影响正常教学。如有的学校使用老旧的多媒体计算机和过时的操作系统,这限制了新的教学软件和技术的应用。
2. 管理方式落后
部分学校的管理方式过于保守,限制了网络访问,甚至对教师也有限制。部分多媒体管理人员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他们对于新的软硬件技术和教学方法缺乏了解和掌握。
3. 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工具,但部分教材存在内容陈旧、与实际技术应用脱节的问题。例如,“引擎”一词在教材中的解释与应用场景不符,容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惑。又如,C语言等计算机编程课程的教材中存在模糊概念,导致学生难以真正掌握核心知识点。
4. 课程管理不合理
课程设置不合理、课时安排违背教育规律、教学方法设计不科学等问题在部分高校中普遍存在。例如,将多门课程压缩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导致教师无法深入讲解,学生也无法充分吸收。部分学院不重视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忽视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技术外延应考虑的因素
针对上述问题,二本普通高校在进行教学技术外延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教师素质提升与教材优化
教师应加深对所教课程知识的理解,不仅限于教材内容,还要能够判断并纠正教材中的谬误。学校应教师定期交流经验,编写适合本校教学的教材,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质量。
2. 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合理化
学校应合理安排课程,避免频繁更换课程,使教师和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吸收消化知识。应按专业在两个学期错开相同的课程开设,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并提高教学质量。
3. 实践教学与讲练结合
高校应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讲练结合融入到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到教室上课,并在课堂上进行编程等实际操作练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 引进专业多媒体课程与技术培训
对于某些专业如数字产业学院等学校应开设专业的多媒体课程并引进相关教师和技术人员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同时学校应注重引进具有多媒体技术背景的教师并建设相应的实验室以支持多媒体教学和技术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