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是海鱼还是淡水鱼_鳕鱼属于什么档次


鳕鱼,在青岛这片土地上,总有着它独特的名字和故事。

每当一种食材踏足青岛,它往往会根据当地人的喜好,被赋予一个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别称。就拿那太平洋鳕鱼来说吧,青岛人喜欢称它为“大头腥”。当用当地的方言说出这个名字时,其中透出的那种粗犷的味道,也反映了本地人对这种鱼的熟悉与亲近。实际上,太平洋鳕鱼与大西洋鳕鱼、格陵兰鳕鱼一同,被誉为最纯正的鳕鱼品种。

若是青岛的渔民听到外界对大头腥这般无厘头的评价,恐怕会开怀大笑,仿佛听到了欢快的爆竹声。

大头腥这个名字虽普通,但它在青岛却是一种备受喜爱的平民海鱼。它以底栖的小鱼虾为食,是北方沿海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其特点是个头大、味道鲜美、价格亲民,而且完全是野生的,产量丰富。每年春天三月左右,大批的大头腥会上市,成为餐桌上的新宠。

这种曾经不太受待见的鱼,如今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大酒店的主打菜品。这都要归功于它的生长环境——冷水野生,且目前尚未实现养殖。随着捕捞与冷冻技术的进步,大头腥的肉质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不再有早年因上岸时间久而导致的肉质问题。

如今的大头腥可谓是风头无两。最顶级的做法是切成日式生鱼片,品尝它的鲜美;次之则是做成鱼片,无论是涮煮还是创意的沸腾鱼、酸菜鱼都备受喜爱。即便是整条的大头腥,也能仿照经典淡水鱼的吃法,成为烤鱼系列中的一员。而在青岛人的家常菜中,大头腥与豆腐的组合更是经典,两种食材的味道相互交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成为了春天里最受欢迎的家常菜之一。

大头腥的体量适中,非常适合各种烹饪方式。年轻人喜欢搞点新花样,模仿西餐的做法煎制后挤上柠檬汁;而老年人则将对鲅鱼的喜爱转移到大头腥上,将其厚实的鱼肉制成饺子或锅贴,味道丝毫不输经典的鲅鱼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