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工作原理_离合器的原理和作用


欢迎踏入攻城狮频道,最近有一件颇具趣味的事情。一名正在求学的学生网友向我们咨询,他在学习驾驶时遭遇了些许困扰。他告诉我们,在科目二的练习中,特别是在坡道起步时,他总是难以掌握教练所讲的联动点,因此经常在练习时导致车辆熄火。这便给了我们一个绝佳的机会,来与大家详细介绍汽车的离合系统。

离合器,它存在于手动挡变速箱之中,主要承担着动力分离的角色。在燃油车中,发动机是动力的心脏,当发动机输出的动力需要传递到车轮上时,它必须经过变速箱和传动轴。我们可以将这条动力传输链称为动力传动系统。而离合器则位于这个系统的起始端。当它结合时,动力传输得以平稳进行;当它分离时,则切断了发动机到车轮的动力传输。

那么,为何需要切断发动机到车轮的动力呢?这主要与发动机的工作特性有关。大部分发动机都有一个最低转速需求,即其稳定运行所需要的最低曲轴旋转速度。例如,四缸发动机的最低转速通常在500转以上,而三缸机则在七八百转以上。若发动机的转速低于这个值,很可能就会熄火。当车辆静止时,发动机也需要保持在最低转速以上。这时就需要一个动力分离装置来实现动力的连接与分离。

整个车辆中,离合系统大致可分两部分:操纵系统和离合器。操作系统就是我们通过脚踩的离合踏板,再加上一套传递装置,将踏板的动作传递到离合器。而离合器则是一个实现发动机动力传输与中断的装置。

接下来让我们谈谈离合系统的不同形式。在操纵系统中,主要有杆式、拉锁式和液压式三种操纵系统。杆式系统多见于老式的拖拉机和重卡,因其传动效率低、布置空间大,所以应用有限。拉锁式系统则通过拉锁将踏板动作传递到离合器,其空间布置较为灵活,但传递效率不高且寿命较短,多用于微型和轻型车辆。

而在乘用车中,液压式操纵机构被广泛应用。其传递装置主要包括离合总泵、离合分泵和液压管路等。它的传动效率高,能使离合器结合更为柔和。液压式系统又可细分为半液压式和全液压式,主要区别在于分离轴承的驱动方式。

了解了操作系统后,我们再来看离合器本身。离合器总成包括从动盘总成和离合器盖总成。其中从动盘总成的核心是摩擦片,而离合器盖内则是膜片弹簧。

膜片弹簧与一般的螺旋弹簧不同。当松开离合踏板时,主缸不再有压力推分泵,膜片弹簧便会因其自身的弹性将离合器的摩擦盘压在发动机的飞轮上,从而传递发动机的动力。而当我们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液压传递装置使分离轴承将膜片弹簧向内压,这样摩擦盘与飞轮便会分离,实现了发动机到变速箱的动力切断。

在日常驾驶手动挡车辆时,新手常会遇到起步熄火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车辆在怠速起步时,需要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克服所有阻力。若松开离合器的时间过快,会造成发动机负载瞬间增大,使其转速过低而熄火。

本期我们就简单分享到这里,后面会对离合系统的性能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喜欢的朋友请点个赞并关注我们的频道,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