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蜻蜓的制作方法_儿童手工竹蜻蜓
竹蜻蜓图片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7日消息(通讯员 刘汭雪),竹蜻蜓作为传统民间儿童玩具,一直以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双手轻轻一搓再松开,竹蜻蜓便能凌空而起,在空中旋转一阵后缓缓降落。这款精致的玩物,曾在国际间引发西方的惊叹,被冠以“螺旋”之美誉。
这份历经时光沉淀的小玩意儿,不只是儿童的专属。就如在今年重庆市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的舞台上,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子们便凭借对这一传统玩具的深入探索与研究,摘得了一等奖的桂冠。
关于竞赛。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供图
据了解,重庆市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是本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教委和重庆物理学会的指导下,该竞赛已成功举办四届,为全市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分享物理创新成果、交流经验、碰撞思想、激情的大舞台。此竞赛已然成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力量。
今年,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的激烈角逐,以及竞赛组委会的严格审定,共有一百二十二件作品荣获第五届重庆市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奖。
参与研究的陈思安同学作为大二学子,分享了他们的研究过程。他们运用了分子动力学原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及叶素理论等知识,对竹蜻蜓的受力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借助数值求解和仿真技术,他们还通过3D建模设计出多种参数不同的竹蜻蜓进行实验。最终,他们发现了影响竹蜻蜓飞行效果的最适参数和运动规律。
除了竹蜻蜓的研究,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这次竞赛中还有多项新颖的研究项目。比如《同极电机——旋转磁铁的研究》,他们利用常见的磁铁、电池和铝箔纸等物品制作简易电动机。这不仅为中学物理电磁部分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具思路,也为日常科普活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凭借这些理论及实验研究的成果,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选送了45件作品参赛。最终收获了一等奖11项(总数27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以及“优秀奖”,再次为该校在此赛事中取得最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