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怎么读姓氏_綦姓的来源
綦字是一个颇具深意的汉字,它在字典中拥有三种不同的释义:一是指青黑色的颜色,二是指强烈的程度,三是作为姓氏。
綦姓并非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并未被记录。在胶东半岛的特定区域内,綦姓却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特别是在半岛西部的平度和莱州等地,綦姓的分布显得尤为集中。
以平度地区为例,该地区有许多以“綦”字命名的村庄,如綦家村(新河镇)、綦戈庄(南村镇)等。据平度的地名资料显示,这些村庄大多是由綦姓人家建立。即便是一些没有带“綦”字村庄,也居住着大量的綦姓人家,如南村镇的沙梁村。
再来看莱州地区,这里也与綦姓有着深厚的渊源。莱州境内有綦家村、小綦家村等多个村庄与綦姓密切相关。
那么,平度和莱州的綦姓人家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莱州市旧称掖县,在明代时与平度同属莱州府的管辖范围。据传,莱州府境内的许多村庄是在明洪武二年由四川迁来建村的,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綦姓的村庄。
例如,平度新河镇的綦家村的老谱书曾记载,他们的祖先是从四川成都府枣阳县迁来的。谱书中还详细记载了綦家村的始祖是三兄弟,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落户建村。
根据族谱的记载,平度和莱州的綦姓人家似乎是明初从四川迁移而来的。关于这一说法仍存在一些疑问。因为四川并没有枣阳县这个地方,而且在明代之前,山东地区的綦姓就已经有了记载。
在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比如,《宋史》中记载了一位名叫綦崇礼的綦姓人士,他的籍贯是高密,后来迁到了潍之北海。还有元代的綦公直,他是益都乐安人,是一位元初的大将。这两人的籍贯地与平度和莱州相距并不遥远。
金元之际的全真教道士綦志清也是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是丘处机的弟子之一,可能也是掖县人。这些历史记载使得綦姓的起源变得更加复杂和有争议。
近几年,平度新河镇的綦姓人家在族谱的过程中,对家族的原籍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他们发现,朱元璋灭元建明后,山东的綦氏因曾为元朝大将受到牵连。为了避乱,一位綦姓老人带领四个儿子向东迁徙,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落户建村。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平度新河和南村的綦姓人家可能是乐安綦姓的分支。
关于莱州的綦姓渊源,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明清时期,莱州(掖县)的綦姓人家现了不少的人才,如綦鲸和綦才等都曾出仕,其中綦才还了进士,官至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