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虹哪个部位不能吃_海虹怎么处理干净
海鲜爱好者请注意!
近期,秦皇岛市发布重要提醒,关于海虹的食用安全问题。
由于近期海虹中麻痹性贝类毒素超标的风险增加,为了保障广大市民的饮食安全,建议大家不要捕捞、购买和食用海虹。
海虹,又叫贻贝、青口等,虽然名称多样,但它的外观特征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是一种备受欢迎的大众海鲜,因其鲜美的味道和高营养价值而受到大家的喜爱。
那么,为何近期的海虹中会有毒素呢?
要了解的是,海虹本身并不具有毒性。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海洋中的藻类会迅速繁殖。海虹在摄食过程中可能摄入有毒的藻类或与有毒藻类共生,从而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形成贝类毒素。
当人们食用被污染的贝类时,这些贝类毒素会在内迅速释放,导致中毒。根据中毒症状的不同,贝类毒素可分为麻痹性、腹泻性、性和健忘性等多种类型。
其中,麻痹性贝类毒素尤为危险。中毒的主要症状包括、面部、脖子的刺痛和麻痹感,伴有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窒息。
值得一提的是,麻痹性贝类毒素非常耐高温,家庭常规的加热方式无法降低其毒性。
那么如何预防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呢?
建议大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海鲜,避免选择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在处理贝类时,应去掉其内脏和等部位,以减少毒素的摄入。避免喝汤也是降低中毒风险的有效措施,因为汤中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较高。
在此提醒大家,海虹虽美味,但近期请勿食用。一旦食用贝类海产品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肌肉麻痹等症状,请务必立即就医。
为保障您的饮食安全,应急广播再次发出提醒。
请大家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谨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