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水盐水水哪个先结冰_糖盐水是白糖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儿时进入腊月,我们就开始期待着过年。穿上新衣、放爆竹、享用美食,这些都是孩子们期盼过年的原因。大人们则常以这首儿歌来教导我们。
腊八节,如同一首序曲,宣告着过年的到来。随着腊八的到来,我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年节准备:扫尘、蒸馒头、准备年货……
说到腊八节,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要喝腊八粥了。但关于腊八粥的来历,又知道多少呢?这背后与的古老文化和传统息息相关。
01 腊八节与腊八粥的渊源
腊八节最初是祭祀的日子,也被称为“腊八祭”、“腊日祭”、“王侯腊”。汉代《风俗通·礼典》中记载,腊八节是新旧交替之时,要举行祭祀以报答神灵的护佑。
在古代,“腊”与“猎”同音,所以“腊八祭”又称为“猎祭”,意在通过猎取来祭祀祖先。而“腊者,逐疫迎春”,寓意着冬去春来,疫气消散。
先秦时期就有岁末十二月举行腊祭的习俗,而到了汉代,人们除了祭祀外,还把这一天当作节日来庆祝,有团聚、宴饮等活动。
直到南北朝时期,人们才将腊日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自此农历腊月初八便成为一个固定的祭祀节日并一直延续至今。
佛教的传入也为这一节日增添了新的色彩。因为的腊八节与佛祖释迦摩尼的成道日是同一天,所以佛在这一天会煮“七宝五味粥”以示纪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腊八节不仅仅是一个祭祀节日,更成为了人们期待过年的一部分。喝腊八粥的传统也从宋朝开始流传,材料丰富多样。
02 腊八节的丰富习俗
除了熬制腊八粥外,腊八节还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习俗。
在北方,尤其是陕西关中地区,人们不煮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而在华北和山东一带,人们则有腌制腊八蒜的习俗。
南方一些地方如安徽则有晒制腊八豆腐的习俗。传说明清时期徽商外出经商时带这种豆腐作为路途食物而得名。而在某些地区,人们还会选择在腊八这一天结婚办婚礼。
每一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传说。而腊八节正是由古老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如今的传统节日,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