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是什么垃圾_四大垃圾分类明细表
随着时间推移,距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仅剩一个多月的时间,市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呢?根据日报·上观新闻的报道,我们注意到市民们对于某些生活垃圾的分类仍然存在一些混淆。为了进一步考察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我们进行了街头采访。
在第三次街头采访中,我们特别关注了玻璃瓶的分类问题。"玻金塑纸衣(指玻璃、金属、塑料、纸、纺织品)皆为可回收物"这一常识虽然听起来简单易懂,但事实上在采访的30位路人中,竟然有7位将玻璃瓶误认为是干垃圾或者有害垃圾。他们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如“玻璃是干的”、“玻璃不值钱,没人回收”以及“玻璃不能降解”等。
这种误解了干垃圾与可回收物之间界线的模糊性。为此,上海市在最新的《可回收物回收指导目录》中,除了明确划分了一般可回收物和不宜列入的垃圾之外,还新增了一个类别——低价值可回收物。这类垃圾往往在干垃圾和可回收物之间徘徊。
以玻璃制品为例,虽然其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循环利用价值,但却因为体积大、不易存储,重量大、运输成本高,以及破损后回收利润低等问题,使得其看似并不符合可回收物的标准。而如果仅依赖市场机制来调节玻璃的收运和处置,往往会因为成本问题而导致收运企业亏损,进而影响到玻璃的有效回收处理。
正因为如此,部分市民会误以为玻璃制品是干垃圾。考虑到其几乎不会自然降解的特性,也有市民将其归为有害垃圾。值得强调的是,上海部门对玻璃制品的循环利用给予了高度重视。
经过规模化回收和集中处理,玻璃制品如今能够重新获得其循环利用的价值,并被列为了低价值可回收物。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将玻璃作为可回收物进行分类,要比将其作为其他类型的垃圾更为理想。因为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化学性质稳定,难以自然分解。若随意填埋,不仅长期占据土地资源,而且其中的重金属成分还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玻璃不可燃,若进入垃圾焚烧炉,会附着在炉壁上,影响焚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