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的幼虫叫什么_知了的幼虫图片
夏日之至,悄然来临,气温逐渐升高,夏蝉也开始欢唱。夏日的韵味因蝉鸣而更加浓厚,它犹如夏日之魂,热情洋溢、璀璨夺目。
随着夏至的到来,耳畔回响起蝉的鸣叫,让我回忆起童年的捉蝉时光。
过往的记忆清晰如昨,童年时期,在并不富裕的环境中,捉蝉曾是我们在夏季最有趣的娱乐活动之一。
我们捉的往往是蝉的幼虫,有的地方也称为“知了猴”,或“爬叉”。而在我们那儿,则有特殊的称呼——"马里猴"。在雨后或夜晚,我们会寻找这些小小的生命。
夏日雨后,天气,地面上出现一个个小土洞,叩开洞口便可能发现那小小的金蝉正在躲藏。到了夜晚,我们需要点亮手电筒去寻找在树干上的蝉影。
那个时代,人们并没有因为要食用而捉蝉的念头,我们的动机只是单纯地与它们嬉戏。我们会将捕捉到的知了猴放于纱窗制成的容器内,期待它们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蜕变,它们从稚嫩的状态渐渐露出新生的模样,体色也由初期的青绿转为最终的乌黑。民间习惯称呼这一阶段的小生物为“马知了儿”。
家长们将蝉用细线束缚住头部任我们娱乐,看到他们尽管双翼抖动却不能自由飞行时,我们仍会感到快乐。
虽然那时我们也会用蝉来烹饪简单的食物,如去掉其腹部后放在灶台边烤制。虽然只是微小的肉块,但当时却觉得美味无比。
果树种植之后,因为蝉会在树上产卵造成果树伤害,家长们也加入了捕捉蝉的行列。
近几年来听闻蝉蜕已变成了一种珍贵的中材,并有人愿意收购。因此现在的人们不仅为了回忆还为寻找其用价值而寻找蝉蜕。
在炎热的夏天里听到蝉鸣才真正感到这是夏天。虽然有时它们的声音过于喧闹,但如果没有了蝉鸣的夏天又该是多么的单调呢?
作者阿茂,原名王树茂,是一位来自河南卫辉的80后业余诗词爱好者。他的作品偶尔会发表在各类刊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