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怎么做_烤罗非鱼的做法


中新网讯:香茅草烤罗非鱼——傣味美食的南韵融合

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州州府景洪市的星光夜市,每天夜幕低垂时,熙熙攘攘的热闹氛围逐渐浓郁。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此,围绕着一排排烧烤摊坐下,享受着这里特有的傣味烧烤。而香茅草烤罗非鱼,这道融合了云南傣味与南亚东南亚风情的平民美食,已然成为了评判星光夜市烧烤摊水准的重要指标。

在云南菜系中,有一家代表性的餐饮品牌“云海肴”的昆明总店厨师长李六三正在精心制作香茅草烤罗非鱼。只见他选一条约重一市斤的新鲜罗非鱼,经过一番清洗处理后,将特制的“番茄喃咪”酱鱼腹中,再用香茅草捆扎、竹片固定,置于炭火之上缓缓烘烤。

罗非鱼以其生长迅速、产量高、肉质鲜美且富含营养而广受食客喜爱。其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自引进以来就备受追捧。

香茅草不仅是一种烹饪调料,还具有多种用价值。这种被南亚和东南亚用于烹饪和草五千余年的植物,同样在云南的傣味料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特有的香气不仅能祛风除湿、健胃消脂,还能为菜肴增添异国风情。

香茅草烤罗非鱼是罗非鱼与香茅草的美妙结合,也是云南傣味与南韵文化的交融体现。这道菜将“有味者”香茅草与“无味者”罗非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明火的炙烤使香茅的香气渗透鱼肉之中,相得益彰。清代美食家袁枚的烹饪之道在此得到完美诠释:“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

相传香草烤鱼的起源与姜太公有关。姜公当年以香草熏烤鱼类,使得周文王大加赞赏。而在古代,香草被广泛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周天子用“包茅”过滤美酒到唐代诗人描绘的用名贵香茅搭建的房屋,都体现了人们对香草的喜爱与崇拜。

不仅如此,这道菜更是云南与南亚东南亚文化交流的产物。在傣味料理中,香茅草不仅与罗非鱼相得益彰,还常与其他荤腥食材如鸡、排骨等搭配使用,或制成饮品和鲜汤以解渴、祛乏、助消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滇菜和泰餐逐渐风靡全国,香茅草以及香茅草烤罗非鱼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知和喜爱。如今,即使在西餐中也能看到香茅等亚洲香料的身影。

有趣的是,在好莱坞电影《沙丘》中,人类争夺的资源并非黄金而是香料。或许这与香料所具有的神奇融合之效不无关系。而“香料胜黄金”的也在云南得到了真实的体现。

香茅草烤罗非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云南傣味与南韵文化融合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