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什么意思_殇的现在含义
续接我们的《说文解字》课堂探讨,本节课将详解“歺”部四个汉字:殟、殤(殇)、殂、殛,这四个字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其特定的用法和意义,均收录于1988年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1、殟。该字读音为wēn。依据《说文解字》,殟意为“胎败也,从歺,昷声”。者段玉裁考证,认为今大徐本《说文》关于殟的解释有误,其本义应为突然失去知觉,是一个形声字。在古代文献中,如王筠《说文句读》提及“殟盖谓中痰、中恶,卒然昏不知人也”,说明“殟”与突然失去意识或生病有关。
(形象地描述为突然失去知觉的情景)
殟还可能指心闷或物闭气而霉烂。如《广韵·没韵》所述,“殟,心闷。又指物不得出气而黴(霉)烂。”
殟的小篆写法如图所示:(附上殟的小篆写法图片)
2、殤(殇)。该字读作shāng。根据《说文解字》,殇意为“不也”。在古代,未满二十岁去世都被称为殇,具体又因年龄差异有长殇、中殇、下殇之分。
古人对殇有着详细的称呼和解释,如《释名·释丧制》所述:“未二十而死曰殇。殇,伤也,可哀伤也。”在文学作品中,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提到“齐彭殇为妄作”,将殇与长寿相对。
殇还特指战死者,如《楚辞·九歌·》描述的那样。
殤(殇)的小篆写法如图所示:(附上殤(殇)的小篆写法图片)
3、殂。读音为cú。依据《说文解字》,殂意为“往死也”,即死亡。在古代文化中,臣子对君主之死常以“殂”来委婉表达。
《虞书》中亦有记载关于“殂”的概念。尽管有不同观点关于《说文解字注》中引用的《虞书》是否为《唐书》,但不论具体书籍如何,“殂”字本义均为死亡。
在古文中,殂与其它字形的组合与含义有着丰富的研究背景。如关于从歺,从作的解释等,是古文字研究的重要部分。
在文学作品中,“殂”也常出现。如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及的“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便以“殂”表达了先帝的去世。
殂的小篆写法如图所示:(附上殂的小篆写法图片)
4、殛。读音为jí。《说文解字》解释为“殊也”,意为诛杀。本义是惩罚或处死。
在古代文献中,如《书·汤誓》所载,夏朝因被上天命令诛杀便是用“殛”。《说文解字》中还提到了“殛”的另一种用法,即通“极”,表示极致或极限。
在具体语境中,“殛”多用于描述极端的惩罚或严重的行。
这四个字的详细解释和由来,不仅展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也反映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希望通过本课的讲解,大家能对这四个字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