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施工顺序示意图_主体框架结构施工顺序


范志刚

17年施工技术经验积累,13年造价实战经验。致力于技术、造价的完美融合。

本文以实际工程为背景,深入探讨了深基坑支护降水、土方开挖及桩基础施工顺序的技术经济问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比。结合工程结算的实际需求,指出了在基坑支护与降水分项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相关技术人员和造价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工程概貌

医院建设项目由门诊医技综合楼和病房楼组成,总建筑面积达到15万㎡。该项目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门诊医技综合楼包括地下1层和地上4层局部2层,而病房楼则包括地下2层和地上17层。基础形式方面,门诊医技综合楼采用筏板基础,而病房楼则采用桩基(包括泥浆护壁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承台+防水底板。

基坑概况

基坑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为12个月,综合考虑了基坑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基坑深度等因素。基坑被划分为8个剖面进行设计,具置和长度、支护段、放坡系数、开挖深度、支撑方式等详细信息均已在表中列出。

支护段详解

以下列举了部分支护段的详细信息:

1. 第一段:位置、长度、放坡系数及开挖深度等具体信息。

设置四道土钉,采用挂网喷护的支护方式。

2. 第二段:同样列出位置、长度等相关信息。

设置五道土钉,同样采用挂网喷护的支护方式。

降水概况

项目采用了降排水三级体系,包括降水井、疏干井以及基坑上侧周边排水沟。其中,降水井和疏干井的成孔直径、打井深度、间距等重要设计参数已详细列出。还提到了降水井和疏干井的封井方法及注意事项。

桩基概述

病房楼选用泥浆护壁后压浆钻孔灌注桩,详细介绍了其安全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桩基础设计等级、砼强度、桩长、桩径及数量等信息。

施工顺序探讨

文章中提到了甲方与乙方在施工顺序上的争议,并从技术经济角度进行了分析。先降水、挖土再做桩基础的方法与先做桩再降水挖土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自的技术经济问题。

经济分析重点

文章详细分析了先挖土后打桩和先打桩后挖土两种方案的经济性问题,包括位置关系、泥浆池位置、汽车吊费用、降水提前费用等多个方面,为决策提供了依据。

结算注意点

针对基坑支护与降水分项工程的结算,文章提出了多个容易忽略的事项和需要注意的设计参数,如重要设计参数、日常计量计价容易忽略的事项等,为结算工作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