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千二百里_其间千二百里是什么意思


准确解读文言词语,需具备扎实的文言功底。对于中学生而言,应特别关注课文中高频出现的词语,尤其是那些与现代汉语意义差异较大的词,如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并掌握它们的一词多义现象。在解释文言实词时,应以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为依据,并结合句子语境,确保解释的恰当性。文言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文言实词的理解与解释,并非单纯的死记硬背,而是需要结合具体文章,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一是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比如文中某处的“阙”,从上下文景物描写的语境推断,应通假为“缺”,意为“中断”。二是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词义,如“曦”“巘”,通过字形旁类比,可以推断出它们的大致含义。三是借助语法特点分析词义,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等。四是利用文言句子互文或对应关系理解词义,如重岩叠嶂中“重”与“叠”互文,隐天蔽日则可互相解释。

以下以郦道元《水经注》片段为例进行具体阐释:

自三峡七百里中,山峦连绵,无缺处。重岩叠嶂,似乎遮蔽了天日。除非是正午或半夜,否则无法见到阳光。夏水涨满时,沿溯阻绝。有时王命紧急需要传达,有时清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抵达江陵。虽乘奔御风不及疾,然其间景色千变万化。春冬之时,则有清澈的溪流与碧绿的深潭相映成趣。绝巘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泻其间。清荣峻茂之间,别具一番趣味。

一、上下文推测法。如文中“绝”字的使用,前者应准确解释为“阻断、隔绝”,后者则应解释为“消失、停止”。

二、字形结构分析法。“曦”字从日旁推测与太阳相关,“巘”字从山旁推测与山相关。

三、语法特点分析法。“乘奔御风”中“奔”原为名词,在此处活用为动词,意为“飞奔的马”。“清”在“回清倒影”中应理解为名词,指“清澈的江水”。

四、互文对应法。如文中通过重岩叠嶂与隐天蔽日的互文关系,可以推知“重”与“叠”的含义;通过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出某些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成语也是理解文言实词的重要工具。例如,“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可以联想到成语“出类拔萃”,意为超出、高于其他事物。而“薄暮冥冥”中的“薄”则可联想到成语“义薄云天”,意为接近、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