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养殖方法_新手养兰花的正确方法
一、环境为养兰之基。在家庭养殖地生兰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便是模拟野生兰的生长环境。野生兰能够在深山老林中历经风雨而生长良好,其适应能力之强,让家庭栽植的地生兰望尘莫及。理解并仿制这种生长环境,对于家庭养殖来说至关重要。
野生兰的生长环境通常具有空气湿润、通风良好、阳光适度等特点。相较之下,家庭养殖的地生兰因长期人工培育,其生长习性、采光需求、肥水需求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改善通风透气性、掌控度、光照强度以及浇水施肥的合适性,都是养兰成功的关键因素。可以说,创造接近野生状态的生长条件,是家庭养兰的“秘诀”所在。
二、兰苗健康是成功的一半。在环境条件得到改善后,选择健康的兰苗就成为了家庭养兰成功的另一半的关键因素。兰苗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其能否快速服盆、发苗、生根、复花等生长过程。一个健壮的兰苗,其根部健硕呈白色,假鳞茎肥满,叶子宽厚硬朗,全身呈现浓绿或翠绿色。
避免选择弱苗、病体苗以及烂根无根苗是养兰的基本原则。只有选择了健康的兰苗,才能为后续的养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植料选择关乎生长。植料的选择对于兰花来说至关重要,它必须满足透气、沥水、保湿、保肥的“四要素”。选择植料时,要根据养殖地域的气候状况来定,既要肥沃有营养,又要沥水透气良。只有根据自己养兰所在地的气候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植料,才能满足兰花的生长需求。
四、科学浇水滋养兰花。兰花对于水分的需求有着独特的要求,“喜润而畏湿,喜干而畏燥”。给水的时间、频率和量都要掌握得当。观察盆面的苔藓或盆底内沿的状态,掂量兰盆的重量,以及根据天气变化来浇水,都是科学浇水的关键。
在给兰花浇水时,要注意不要过多或过频,以免造成积水导致根部腐烂。也要保证水分供应的均衡,避免造成兰苗对水分的吸收不到位。
五、施肥需谨慎。人工养殖兰花的盆具局限性使得施肥工作需格外小心。既要让兰花充分吸收到营养成分,又要在不违背兰花自然属性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提供营养物质。肥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兰苗营养失衡。
如何判断施肥量是否合适呢?可以通过观察叶色的变化来判断。叶色翠绿有光泽,说明肥料供给比较合适;而叶尖焦枯、黄叶灼伤或幼芽叶片出现斑点等则说明已经遭受到肥伤了。
在出现肥伤时,要立即采取措施稀释肥力或更换植料等来补救。在施肥时也要注意肥水的浓度,不可过大或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