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分配的利润_年度可分配利润怎么计算


年终会计处理的要点及其实施

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因需按期进行财务梳理,年终时则需对全年的经营成果进行决算,涉及收入、成本、费用及利润的结转。

年终利润结转的流程详解

一、损益类科目的年终结转

所有损益类科目在年终必须结转平。

1. 收入与收益类科目的结转:

借:收入类科目

贷:本年利润

2. 成本、费用、损失类科目的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成本、费用、损失类科目

二、调整清理及所得税费用的确认

由于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差异,需要进行调整清理以确保“所得税费用”的准确性。

1. 考虑所得税递延资产与递延负债的影响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

确认所得税费用后,进行相应结转。

三、“本年利润”的后续处理及转入“利润分配”

“本年利润”作为过渡科目,最终需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1. 亏损情况的处理: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 盈利情况的处理: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四、利润分配的顺序与会计分录

依照公司法和《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利润分配遵循以下顺序和分录。

1. 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

将净利润与年初未分配利润合并,得出可供分配的利润。如为亏损则不能分配。

2. 法定盈余公积金的计提

按本年税后利润(抵减年初累计亏损后)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

3. 任意盈余公积金的计提

根据企业规章或董事会决议进行计提。

4. 向股东支付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如有优先股,则先进行分配)

随后进行利润分配的结转。

五、其他补充说明

1. 使用《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的核算相对简化,递延所得税环节可能不涉及,年终利润结转流程与大企业基本相似,但具体科目存在差异。

2. 使用《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

该制度下的核算与会计准则相似,但具体会计科目有所不同。

六、总结与流程图

(此处可以附上流程图,简要概括上述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