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是什么工作_QC是什么职位


QC、QA与QM,这三个看似简单的质量管理术语,其实承载了不同的管理理念和阶段发展。接下来我们要谈的,并不是岗位或职位的具体定义,而是这些概念在不同情境和时期下所聚焦的焦点。

一、以产品为中心的时期

早期的质量管理,即工业化发展的初期,注重的是对产品的最终检测和测试。这一时期的QC(品质控制)强调产品本身的质量把控。

在这一阶段,质量管理的重心是产品本身。生产任务完成后,由专门的品控人员或QC人员对产品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预期标准。

这种以“亡羊补牢”为策略的质量管理方式,在产品成熟期往往面临挑战,如控制终产品可能导致生产计划的调整和交货期的延迟。

二、客户至上理念的出现

随着社会分工日细,库存管理和生产计划愈发精准,客户的需求成为质量管理的新要求。这标志着QA(品质保证)时代的到来。

该时期的特点是以客户为中心,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围绕客户需求展开。开始思考如何从源头上预防质量问题,而不仅仅是事后检测。

三、跨与价值链的协同

随着全球化和跨协作的日益普遍,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可能分散在各地。系统性的质量管理——QM(品质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该阶段的管理强调整个价值链的协同与衔接。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从产品到客户(消费者)的整个过程都需精心策划与执行。

四、角色与职责的重新定义

在一个或企业中,如何界定QC、QA和QM的角色呢?

QC不仅限于生产线上对产品的质量控制,还涉及到生产人员与QC人员的协同与沟通。而在生产与QC之间,往往存在角色定位的模糊和责任不清的问题。

例如,在当年雀巢咖啡项目中,所有QC功能转交给生产部门,解决了责任不清的问题。而原本的QC岗位升级为QA,支持生产部门进行在线检验。

QA部门还负责设备验证、方法提供、人员培训、试剂购买等任务,并协助生产部门完成一系列的认证和改进计划。

五、从“关注产品质量到关注流程质量”

要真正提升的质量管理水平,不仅需要QA人员扮演教练的角色,更要从“关注产品质量”转向“关注流程质量”。当QA人员不再直接介入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时,生产部门会更加主动地承担这一角色。

随着这种角色的转变和提升,原本的QA人员可以进一步升级到QM的角色。这意味着他们将更加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设计、体系整合以及持续改进。

六、质量人员的未来展望

随着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质量部门的人员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固守传统的QC思维将可能被时代淘汰;而具备系统思维和跨部门协作能力的QA人才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那些能站在战略高度进行质量管理的QM人才将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顾问。

品质管理之路上,“钉、盯、定”的选择将决定每位质量人的视野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