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蕻良的读音_端木蕻良的主要作品


萧红与萧军之后,与端木蕻良结为连理。

端木蕻良,本名曹汉文,是以笔名端木蕻良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的。他于21岁时发表了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端木蕻良与萧红、萧军是东北同乡,萧红比端木蕻良年长一岁。

在左翼作家的一次聚会上,端木蕻良邂逅了声名鹊起的萧红。他们的初次见面,端木对萧红的印象深刻:“她身形虽不甚高,但穿上旗袍和高跟鞋,便显得,体态气质中透露出苏州女子的韵致。”二人同为东北作家,交往渐多,成为了好友。

上海沦陷后,左翼作家至武汉,胡风计划复刊刊物《七月》,萧军邀请端木加入。不久,端木前往武汉,与萧红的关系也逐渐升温。

在萧红受到萧军多年的软硬后,端木蕻良的出现给了她久违的温暖。不久后,萧红与萧军提出分手,开始了与端木蕻良的生活。

为了使这段婚姻得到认可,端木以朋友的身份为萧红和端木的婚礼仪式忙碌着。几个月后,端木和的萧红在武汉举办了婚礼。

萧红与端木蕻良的婚姻生活,起初充满期望。萧红期望的,是那种没有争吵、没有打闹、没有不忠、没有讥笑的正常夫妻生活。二人的生活经历差异、端木的家庭成长环境等因素,使他们的婚姻生活出现了裂痕。

二人因故离开武汉前往重庆时,因船票问题产生的矛盾成为了二人关系的一个转折点。而萧红在重庆病重时,端木的“抛弃”行为更是引起了轩然。香港时期,萧红将与端木的共处视为一种“无法说出的痛苦”。

在公众眼中,端木被诟病为逃兵。背后的真相或许只有当事人知晓。有知情者曾见端木在医院细心照顾萧红。对于外界的责难,端木鲜少辩解。

无论世人如何评价他们的婚姻关系,无可否认的是他们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对现代文学的贡献。二人的人生虽波折曲折却爱恨交织,成为了现代文学史上一段难以解开的。

最终,两人都离开了这个世界。然而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爱情、他们的作品都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被后人传颂和研究。

1985年,年迈的端木回到当年举办婚礼的大同酒家凭吊往事。他在词中表达了对萧红的深深思念。

如今,他们的骨灰分别安葬在能看到大海的地方。他们的故事虽然已经落幕,但他们的爱情、他们的创作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在这段复杂的感情纠葛中,我们看到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创作的激情与挣扎、人性的复杂与真实。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