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散文集_季羡林散文《黄昏》
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在文坛上具有其独特的地位。细观其早期作品,则显得尤为出色。比如他在一九三四年左右所著的“黄昏”、“年”、“寂寞”等篇章,文字中隐约流露出何其芳《画梦录》的风采。他在描述年岁时写到:“年,如同淡烟,又似远山的晴岚。我们无法触摸,也无法目睹。当它悄然降临,只在我们心间轻轻拂过,我们便知晓:年来了。”那时,季羡林先生尚且年轻,怀抱着对文学的无限热爱与憧憬。
随后的一九四九年之后,虽然季羡林先生的文章中不乏颂德之词,但他的学识依然深厚。在为《胡适》撰写序言时,他以公正客观的态度,还原了胡适先生的真实面貌。他评价道:“在近现代学术史、思想史、文学史乃至教育史上,胡适先生都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推动文艺复兴的重要力量。”此等高度评价,实属他后期作品中难得的佳作。
而季羡林先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亦是卓越。比如他所撰写的“校注《大唐西域记》前言”,洋洋洒洒数万字,引经据典,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他的《〈大事〉伽陀部分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纪印度语言中语尾-am、-o和-u的变化现象》、《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等著作,更是备受世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