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蒸馏装置图_化学蒸馏装置图
近日有酒友探讨,已知己酸乙酯的沸点高于160℃,而白酒蒸馏时的温度则不超过100℃,那么酒中存在的己酸乙酯究竟是蒸馏所得还是后期添加的呢?它能否通过蒸馏过程被提取出来?
关于此问题,我简要回答如下:在白酒蒸馏的过程中,像己酸乙酯这类高沸点的酯类和醇类是可以被蒸馏出来的。其原理在于,当混合溶液被加热至沸点时,各组分并非完全按照其纯组分时的沸点挥发,而是受溶液中各组分间分子引力影响。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溶于水的高沸点物质,如己酸乙酯,即使其沸点较高,也能在蒸馏过程中被提取出来。
至于液态酒中添加己酸乙酯的现象,确实存在。液态酒,主要是食用酒精,通过精馏技术剔除了许多成分,包括自然状态下的己酸乙酯。为了模拟传统固态发酵酒的风味,往往会向液态酒中添加一部分己酸乙酯,这就是所谓的“勾兑酒”。
需注意的是,自然蒸馏出的酒内含上千种复杂成分,而添加了己酸乙酯的酒,即便配方再精细,其微量成分也仅二三十种,这导致其香气和口感与固态蒸馏的酒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更深入理解白酒蒸馏过程中的化学原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邹海燕和陈志娟两位老师在1981年发表的《高沸点的醇和酯是如何蒸入酒中的》一文。这篇文章详细解释了高沸点醇酯在蒸馏过程中的进入酒中的具体原理,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高沸点的醇和酯是如何蒸入酒中的?》一文详述了混合溶液在水蒸汽蒸馏过程中的变化。例如,异戊醇虽在纯态时沸点较高,但在大量水存在时,其挥发性会增强,从而在酒精蒸馏过程中被提取出来。而一些高沸点的酯类,只要它们难溶于水,同样可以在蒸馏过程中被提取出来。
无论是自然蒸馏还是后期添加,酒中各成分的来源和比例都影响着最终酒品的品质和风味。对于追求高品质白酒的品鉴者来说,了解这些化学和物理过程对于更好地品鉴和欣赏白酒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大家阅读上述提到的文章,以获得更多关于白酒蒸馏过程的专业知识。
注:文中提到的文章及数据仅供参考,如有出入请以专业文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