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电阻的作用_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电路图


GPIO口概览:

GPIO口,即通用输入输出接口,在电子领域中广为人知。虽对于其内部的输入输出电路细节无需深入探究,但适度的了解还是有助于加深对其工作原理的认识。为此,我们借用单片机IO口原理图作为教学工具(其原理具有相似性)。

电路理解:

一、普通IO口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图中红色框线部分代表电路板内部):

当基级(位于②位置)处于低电平状态时,PNP晶体管将导通,此时单片机IO口输出低电平信号。反之,当基级为高电平时,PNP晶体管同样导通,IO口则输出高电平。

值得注意的是,④位置处设置了一个上拉电阻。假设我们需要通过单片机IO口输出电流以驱动小灯发光,位于①位置的电阻通常约为20kΩ,产生的电流为250μA,这一数值在许多情况下可忽略不计。加上上拉电阻后,总电流将变为①位置电流与④位置电流的并联之和。

二、关于强推挽输出的考量

强推挽输出意味着能够处理大电流。鉴于单片机主要是作为控制单元,其内部不宜设计过大的电流,因此这种具备大电流处理能力的IO口应谨慎使用。

具体而言,当内部总线输出高电平时,NPN晶体管将导通,从而允许IO口输出大电流(由于下方未接上拉电阻)。同样地,若要输入大电流,则需在IO口外部接一个适当的电阻以限制电流。

这里上拉电阻的另一重要作用得以体现——限流。

三、开漏级OC门的应用

开漏状态指的是IO口的输出状态不确定,如同处于空气中的悬浮状态,无法明确判断是低电平还是高电平。这种状态下若要输出高电平,则需在NPN晶体管的集电极上方加入一个上拉电阻。

上拉电阻的又一作用得以显现——通过电阻将不稳定的信号固定在某一电平(如高电平),同理也适用于下拉电阻。

OC门的应用还可扩展至控制高电压电路。若外围电路需要较高的电压,可通过OC门配合上拉电阻来实现这一功能。如图所示,当内部总线为高电平时,NPN晶体管将截止。可在最右侧加上一个12V的上拉电阻,以维持12V的电位供外围电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