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忆江南_江南好其一其二其三


《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原作:四月芳菲尽,桃花始盛开于山寺。久觅春,不意竟入此中。

大林寺的桃花盛开时序,源于此地与山下的温差所致。海拔每升高百米,气温便有所降低,约在零点六摄氏度左右。大林寺位于海拔1035米的高处,与九江市区的温差大约在六摄氏度左右,这也是其桃花晚开的原因。

此诗乃白居易谪居江西江州司马时,同友人共游庐山,攀登香炉峰至大林寺之际所赋。诗人以此刻之境况喻已摆脱之纠葛,人间无处无春光,遍地都是生命的新生。

关于江南的回忆之一

关于江南的回忆之二

回想江南的种种景象,其中最为心系的还是那杭州的美景:山寺的月夜下寻找桂子之香,于郡亭之枕上看那潮水之涌动。《忆江南》之二道出了对杭州的深深怀念:“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时再游?”

关于江南的回忆之三

在回忆江南之时,苏州吴宫也浮现在诗人的眼前。那里有美酒如春竹叶般绿,有女子双舞似醉芙蓉。《忆江南》之三所绘乃苏州之景:“江南忆,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盼望再次相逢。”

白居易在青年时期曾游历江南,长居苏杭等地;后亦担任杭州、苏州刺史。因此他对于江南有着深刻的印象和熟悉。这三首词是他在离开洛阳十二年后回忆江南时所写。

西湖春行

《钱塘湖春行》初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续篇:湖畔繁花渐欲迷人眼,浅草初生恰能没马蹄。漫步湖东不知足,爱那绿杨荫里的白沙堤。

钱塘湖即是西湖;孤山则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孤山之南坐落着古老的,唐、宋人称其为孤山寺。而贾公亭则是唐代贾全任杭州刺史时所建的建筑。白沙堤则是指西湖上著名的白堤。

诗人于春日早时游览西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繁花、浅草等美丽的春日景色,从中流露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西湖美景的深深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