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365网_二手塔吊网二手塔吊处理网


一位摩天大楼的塔吊专家,在一年365天里,至少有300天在300米以上的高空中度过,甚至有一次在超过500米的高空停留了长达50多个小时。他的名字是陈金国,一位备受赞誉的农,如今已成为中建三局二公司的“塔吊匠人”。

陈金国与塔吊有着不解之缘。他精通一台塔吊的20多个大构件和1000多个小零件,精确到哪怕出现1厘米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施工效率甚至导致安全。他的经历被广泛传颂,不仅参与了国内众多超高层建筑的塔吊安拆工作,而且他所参与的摩天大楼高度之和已超过5000米。

最近,陈金国荣获了省总工会授予的第三届“荆楚工匠”称号。在位于武昌江边的武汉绿地中心,这座华中第一高楼的建设过程中,记者有幸随行记录。戴上安全帽,乘坐施工电梯,再经过一段用钢材搭设的陡峭楼梯,我们才抵达这栋高楼的最顶端。

自1989年起,陈金国便投身于塔吊工作。他不仅琢磨塔吊设备、学习理论知识,还虚心向他人请教。从塔吊的运行原理、特性到排查处理设备故障,他都了然于胸。每一年中,他都有超过300天在高空中度过。有一次在北京,一栋超高层塔吊出现故障,他在顶端工作了数日,终于排除了故障。

除了指挥塔吊作业,陈金国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维修塔吊。他攀爬至塔吊底部,开始检修工作。即使攀爬至24米的垂直高度,他依然健步如飞。当他走出驾驶室,在吊臂上行走时,如履平地。尽管下方是500米的高空,但他早已习惯。

陈金国的细心与专注也体现在塔吊的拆除过程中。他用小塔吊拆解大塔吊的部件,再以更小的塔吊去拆解小塔吊。每一个步骤都需精心操作,若出现1厘米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不良影响。他的独到之处在于运用他在木工领域学到的技能来精确测量垂直度,如在超高层建筑中使用吊线锤进行测量,这一方法不仅精准还便于操作。

陈金国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感恩之心也让他在职业道路上更加坚定。他曾因中建三局的对口扶贫项目而有机会进入该局工作,自此他多次婉拒外界的高薪挖角。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到北京尊,他负责了国内大多数超高层建筑塔吊的安拆工作。

如今已53岁的陈金国仍然奋斗在一线。他常说:“对待工作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正是这种敬畏之心让他在每一次的工作中都能做到细心、再细心。他的努力和成就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为的建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