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整首诗_一寸光阴一寸金四句话
“光阴如金,分秒必争”,此言虽未见于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但意蕴与之相通。
古诗词中蕴含的智慧与趣事颇丰。
书月长,不觉春已深。
时光如金子般珍贵,一刻不停留。
非道人戏笑之语,乃是追寻周公孔子的深邃思想。
王贞白,字有道(生于875年-卒于958年),自号灵溪。他是信州永丰的子弟,属于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乾宁二年,他凭借着深厚的学问成功登上了进士的行列。经过七年的努力,他最终得到了校书郎的职务。
在他的科举及职期间,曾有过军旅生验。在那段随军出塞的日子里,他奋勇抗敌,用诗篇记录下了边塞的风云和士兵们的英勇。他的诗作不仅多产,且质量上乘,不少诗篇都反映了他对边塞生活的体验和对士兵士气的鼓舞。
他有一首描述自己读书生活的诗作尤为出色。此诗中提及的“白鹿洞”在江西庐山的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之南。那里山青水绿,环境清幽。这个被称为“白鹿洞”的地方并非真正的,而是一片青山环绕的平地。据说中唐时期的李渤曾在此读书,并以一只白鹿为伴,因而得名。
提及时间的诗篇屡见不鲜,而最被文人和民间传颂的莫过于王贞白的“一寸光阴一寸金”。这短短七个字,流传千年,蕴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告诫我们不仅要珍惜时间,更要懂得光阴易逝,不可虚度。
在《白鹿洞二首·其一》中,“读书不觉已春深”这句话道出了诗人因专注读书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在不经意间才发现春天即将过去。这反映了他的专注与投入,也让我们领悟到珍惜时间的真谛。
紧接着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更是道出了时间的宝贵。王贞白用金子来比喻光阴,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价值。这种比喻不仅让我们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更让我们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纵观王贞白的诗作,我们作为后人应当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七个字字字珠玑,让我们倍受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