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树木的词语_夸赞树木的优美句子


赏析一首英语诗歌《树》的魅力

乔伊斯·基尔默,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与记者,生于1886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战场英勇牺牲。他的作品《树》于1913年问世,从此令他名声大噪,为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并被广大美众评选为最爱的十首诗之一。

《Trees》

我深信,此生我难以再见到

如树般美丽的诗篇。

那树,其饥渴之口

甜美大地的丰盈胸襟;

整日仰望神明,那树

举起叶状双臂祈愿;

夏日时分,那树或许

头戴知更于发间;

雪曾覆盖其胸襟,那树

与雨共生,情深意长。

诗篇多由我等愚人所作,

唯上帝能造一树。

第二节中的“prest”为“press”的过去式“pressed”的变体,因需与下句的“breast”押韵而采用。这棵树的饥渴之口着大地的胸襟,展现了树的第一大美德。

整日凝视神明、叶状双臂高举祈愿的那棵树,其形象鲜明地展现了第二大美德。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此节将树的性别明确为女性。这位女性的树又象征着什么呢?是强大的生命力、慈爱的胸怀,还是仁慈的情感?

在夏天,那棵树可能为知更鸟提供庇护,

这是树的第三大美德。

在冬天,雪覆盖其上;在夏天,树与雨共存。这描述了树的第四大美德。原句的正常语序为“Snow has lain upon the bosom of the tree, who intimately lives with the rain.”

拥有这四大美德的树,难怪诗人会感叹“恐怕我永远都不可能见到比树更可爱的诗”,并认为“只有上帝才能创造如此精美的树”。我们是否也应该效仿树,时刻仰望神明并向上帝祈愿呢?

关于树、诗及上帝所代表的深层含义,每位读者或许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与理解。不宜过于局限于字面意思。诗歌的魅力之一就在于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意象,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正如莎士比亚的名言所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被定为母亲节。将这首诗献给母亲,无疑是最合适的礼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