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意思_用之不竭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六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这叫做玄妙的母性。玄妙母体的生育之孔门,就是天地的根本。它就这样不断地永存,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学习心得:

本章主要讲述了母亲的重要性和对生命的尊重。在《道德经》中,“勤”字意为“尽”,表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章我们要深入探讨,因为它蕴含了非常重要的道理,即对母亲的尊重。在中,这一章的解释非常深奥,但这里的“玄”并非指神秘,而是指深邃、重要的意义。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这里的“牝”指女性的器,象征母亲。而“谷”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产生和道的形象。此章强调了天地万物的产生与母亲的紧密联系,道生万物就像人的生命产生一样,这真的是一个伟大的道理。

文化学者研究发观,“谷”和“牝”的组合在很晚的时候才被演化为贬义的字用来骂人。如今,这种字眼在社交媒体上泛滥成灾,连小孩也常使用,这标志着我们现在的文化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我们应当思考,连母亲都不懂得尊重,连生命都不懂得敬畏,我们还能尊重什么,敬畏什么呢?《道德经》里用“神”、“玄”等最高字样来形容这一切,告诫我们不可。

老子在描述道的时候,常常将道与母亲放在一个并列的位置,用具体的形象来讲述道对万事万物的恩惠和恩德,以及母子之间的关系。这种思想在《道德经》中随处可见。例如,二十章中的“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就是将自己始终置于一个婴儿状态,赤子之心的状态,体现出对道的依赖和尊重。

《道德经》的解读还与楚文化中对母亲的崇拜和崇拜有关。例如,欧洲的维林多夫母神雕像、白族的“阿央白”等文化现象,都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母亲的尊重。这种敬畏和尊重也应当被我们继承和发扬。

在现今社会,我们应当回归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智慧。选择好的文本,日积月累,知识才能慢慢化成智慧。对于《道德经》这样的经典著作,我们需要通读全文,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我们也要对历史上的思想家和他们的成果保持敬畏之心,他们的思想和智慧对我们的正向作用是巨大的。

经典解读:

老子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形的“道”,用“谷”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他认为道在无限的空间中支配着万物的发展变化,具有物质规律性;道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不枯竭、永不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了道的永恒性。

《道德经》的这一章及整部经典都充满了深邃的哲学涵义,对今天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启迪意义。重新回过头来理解老子的智慧,我们可以从中寻回业已失去的梦想,使社会文明持续、协调地发展。

参考书籍:

1. 韩鹏杰《道德经说什么》

2. 雅瑟《道德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