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什么什么难_不可阳什么四字成语


韩非子

在与人交流中,巧妙进言是极其不易的。必须深入理解对方的内心,这样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如果对方崇尚名誉,却以利益来劝说,往往会被认为是格局低下而遭受排斥。相反,若对方真正追求的是利益,而以名誉去说服,可能会显得与实际情况脱节,而难以被接受。当对方既追求名誉又暗藏利益时,如果仅以名誉来游说,对方可能表面上应承而实际疏远;若以利益为说辞,则可能暗地里采用建议但表面上背离了。这一点是必须仔细观察的。

秘密往往能促成事情的成功,而秘密则可能导致计划的失败。有时并非是自身了秘密,而是言语中触碰到了他人内心的隐秘之事,这样便可能带来危险。

昔日郑武公欲征讨胡国,巧妙地通过将女儿嫁给胡君来巩固关系并探听意向。询问群臣后,大夫关其思建议攻打胡国,因言辞不当而被愤怒的武公处死。这告诫我们需明智选择进言时机和方式。胡君以为与郑国友好而未加防备,最终被郑国趁机攻占。

宋国一富人遭遇雨后墙塌,其子预见若不修缮将有贼患,而邻居老人亦提醒。果真当晚有大量财物丢失。家人过度称赞儿子之聪明而疑邻居之用心。这个故事揭示了对待意见的态度常常带有偏见与个人情绪的影响。

就其内含来说,有些直言可能显得切中要害却未得善用;有些人即便言论恰当也可能遭受灾难。此现象之背后不在于获取情报之难易程度,而是处理所得信息时所遇之难。这一点需深刻领悟与洞察。

再谈弥子瑕——古时得到卫君特别宠爱之臣。依照卫律,假冒君命驾车乃严重之。弥子瑕曾瞒着被害之人驾君车探望病母、共享剩余美味桃子以表忠心,这些都为卫君所称赞。一旦其受宠度下降后犯便招致卫君谴责与疏远。弥子瑕的境遇变化并非源于其品行之变,而是君主情感之变化所致。故臣子需明察君主情感之变化以决定进言之道。

龙作为一种神兽虽有柔软之处可亲近骑行但切记其喉下之逆鳞有致命之险;若人触及此鳞则易被伤。君王之心性亦然蕴含了微妙难解之逆鳞若游说者能巧妙避免触及其逆鳞则其游说之道可谓成功矣。

注:本段文字摘自韩非子《说难》,有删节。《说难》讲述游说进言的困难与策略。

总结来说,游说进言的艺术在于对人心和时机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洞察人心、智慧进言以适应君主的变化莫测和心意复杂才能获得成功和被采纳的可能。“明察秋毫”、“临危不惧”乃此道中应有之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