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拼图100种拼法_用七巧板拼个小故事
神奇的七巧板之旅
七巧板,亦称七巧图,乃我国古代劳动的智慧结晶,流传至今。此玩具由七块形状各异的几何板组成,能拼出千变万化的图案,模仿各种自然形态。清代陆以湉在《冷庐杂识》中记载:“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变化无穷。”这简单的玩具却蕴无尽的奥秘。
为了加深孩子们对七巧板的理解,我们二年级数学组特别开展了“神奇的七巧板”学习活动。
知识探索
了解七巧板的构造与起源
七巧板,顾名思义,正是由七块板组成的一种智力游戏。此玩具又称“七巧图”、“智慧板”,是从唐代的燕几演变而来。最初是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来在民间逐渐演变成如今的拼图板玩具。
在节假日里,孩子们积极搜料,深入研究七巧板的历史,还与同伴分享有关七巧板的小故事。
实践操作
七巧板制作大比拼
市面上的七巧板有塑料、木质等多种材质。孩子们心灵手巧,根据制作步骤,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七巧板。
创意发挥
七巧板拼图秀
在拼图环节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创意无限。有的孩子用七巧板演绎数字,有的将七巧板变成了各类运动员的形象,还有的孩子让七巧板变成了形态各异的动物。他们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具象化,创作出一幅又一幅精美的作品。
手抄报展示
心灵手巧的孩子们还制作了许多精美的手抄报。让我们一同欣赏他们的创意作品吧!
深入研究
七巧板成果展示
10月17日,肖倩玉老师为全校带来了一堂生动的《七巧板》课程。
肖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七巧板认识基本几何形状,并在活动中分类拼图、叠放、比较,进一步感知面积大小及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这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七巧板的“巧妙”。
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对课堂进行了细致观察与分析。课后,在金斌组长的主持下进行了教学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见解与疑惑。韩海涛对课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与解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意见。副校长郭海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建议。
我们仍在探索七巧板的多彩世界,期待更多发现与创造!
海安市实验小学致力于引导学生经历项目确定、设计、实施、展示、反思的过程,点面结合、分层推进,不断探索教育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