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声是第几声_平仄顺口溜


对于诗词新手的探索之旅,要想快速领悟近体诗的格律之美,我的建议是从研习绝句的格律开始。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先对绝句中每句最后一个字的格律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一)

第一句:声调交错显韵律(例如:野芳幽径入)

第二句:平仄相应显诗情(例如:烟水微云画)

第三句:节奏交替映时光(例如:老树醉春风)

第四句:和韵合声如歌声(例如:孤舟过浅溪)

(二)

第一句:花香浮动引归处(平声词如:百合馨香处)

第二句:晶莹琥珀溢流光(平声词如:水润宝石上)

第三句:秋风唤起思归意(仄声词如:飘落扫门扉)

第四句:客心遥寄异乡愁(平声词如:思绪飘远方)

解释:

如同“风雨送春归”,其中“风”、“春”、“归”均为平声,亦称平韵;“雨”为仄声,“送”也为仄声,二者合称仄韵。这样的平仄交错就是格律的体现。简而言之,格律即写诗时需遵循的规则。看到“平”,则选用一二声的字;看到“仄”,则选用三四声的字。依此规律创作的诗,才可称为律诗或绝句。反之,若不符合此规则的诗作,只能算是自由体、现代诗或是顺口溜一类的作品。

在现今的网络平台上,我们常看到一些标题、格式似是律诗或绝句的作品,但若细究其字词,却并不符合格律要求。这便不是真正的绝句和律诗了。

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七绝或五绝唐诗,着重观察其每句最后一个字的运用,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理解,还能帮助记忆,从而轻松掌握格律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