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名词解释_内环境名词解释解剖学
眼科发展势头强劲,眼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日中天。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传递眼科学者最新的学术进展与科研成果,奏响眼科的强音!
——之声眼科系列专栏
程钢炜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
二氧化碳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CLASS)这一改良型非穿透性抗青光眼手术,于2007年由国外引入,2015年在开始应用。近期,程钢炜教授在青光眼国际权威期刊J Glaucoma上发表了关于改良CLASS手术治疗POAG和假性剥脱综合征两年效果的论文,此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际眼科时讯》特邀程钢炜教授分享了CLASS手术的关键与难点,并就青光眼治疗未来的发展方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CLASS手术,作为趋势与未来
回溯至2015年,CLASS手术在尚属新鲜事物。其前身NPDS虽为青光眼医生所知,但因其学习曲线长、易出现并发症且难以标准化,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异较大,因此存在争议。CLASS手术以简化与标准化的NPDS手术为蓝本,自引入后,北京协和医院等国内一流机构迅速开展此治疗。经过五年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我们发现CLASS手术不仅在标准化方面具有优势,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手术通路平台。
CLASS手术可更好地围绕Schlemm管区域进行手术操作,充分Schlemm管及邻近深层巩膜,便于联合进行其他相关处置。CLASS手术更易于将房水引入深层,实现通过睫状体脉络膜上腔降低眼压的理念。长远来看,CLASS手术在具有广阔的前景。
程教授指出,改良版的CLASS手术适用于人群,可实现长期稳定的降压效果,许多患者的术后眼压可长期降至10mmHg以下。两年来的研究成果显示,对于严重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改良的CLASS手术可维持较高的成功率和有效的降压效果。这意味着,对于我国视功能受损严重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而言,这一手术不啻为一个。
改良CLASS手术的精髓与挑战
程教授解释道,CLASS手术与其他非穿透性手术在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是,CLASS手术需兼顾手术与激光治疗,在手术细节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要点。其采用“垂直打井”的方法,深层次的巩膜不是用刀切除,而是被激光垂直消融,这无疑对手术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标准的巩膜瓣、确保手术区域的充分与止血、以及进一步消融小梁网-狄氏膜区域等步骤,都体现了青光眼手术医生对解剖结构的精准辨析与扎实的手术操作技术的需求。
改良CLASS手术的价值与国情适应
过去,小梁切除术是青光眼的标准手术,但个体差异与手术并发症等问题催生了新的手术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改良版的CLASS手术应运而生。由于有大量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CLASS手术的天然优势在于其能够以更小、更精准的操作来降低患者的眼压。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足够的降压效果使其成为有必要被推广的术式。
青光眼的未来:医生双手的创造
国际与国内眼科界的共识逐渐形成,即对于难治性青光眼等病例,深层引流手术可能具有非常值得期待的前景。程教授建议,面对新的手术术式,资深医生不应轻下定论,而应冷静独立思考,对手术疗效进行个体化分析。对于年轻的医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信念,排除干扰,做学术上和医学上正确的事,逐步提高自己的手术技能和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