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厚德载物_厚德载物的深刻含义
在众多书画作品的展馆中,常见镜框悬挂,四个大字:厚德载物。或许是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的书法家们,都热衷于书写这四个字,几乎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标志。如今,这四个字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对于这四个字的深层含义,我们是否真正理解透彻了呢?答案恐怕并非如此。据我了解,关于这四个字,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解读。
第一种解读,认为这四个字意指道德高尚的人能够承担重大责任。这种解释与《成语大辞典》中的释义相吻合。同样,深受古汉语影响的日本,在其辞书中对这四个字的解释也颇为类似,即君子应具备高尚的品德,以此承担起各种任务和责任。
第二种解读,则强调以宽厚的胸怀包容天下的人与物。我父亲晚年对《易经》的研习心得便倾向于此,他认为“载物”体现的是博大的胸怀。与之相对,心胸狭窄、阴险狡猾之人是难以匹配这四个字的内涵的。
第三种解读,更强调以仁厚之心奖掖后学、提携来者。这种解释中,“载物”并非指抽象的“物”,而是指具体的人。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甘为人梯”的精神。
在上述解读中,“厚德”的理解似乎较为一致。然而对于“载物”的解释,则存在差异。尽管第一种和第三种解读都在“包容”的范畴内,但具体指向却有所不同,其深度的诠释自然也有所差距。
“厚德载物”作为核心词汇独立成句流传至今。其中,“厚”指深厚,“德”指按照自然规律为人处世,“载”即承载,“物”则指我们自己及周围的一切。唯有厚德,方能承载万物(善待他人、善待自然)。显然,第二种解释更符合原意。作为古代哲学的精髓,时至今日它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厚德载物”,那么和谐社会的目标定能早日实现。这真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