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本佳人奈何做贼_两袖清风误佳人,一身清贫入繁华
□范仁碧
楹联,传统文化的精粹,其深沉内涵浩如烟海。其中倡廉的佳作尤为醒目,表达了清廉的呼声和民众的期望。从众多联语中,我撷取几副与诸君共赏,希望它们能如清泉洗涤心灵。
自古以来,百姓对的期盼是清廉。新官到任,民众热望其廉洁奉公。如某县新知县到任,百姓赠联:“官清百姓兴;吏贪衰。”横批“戒贪守廉”,此举既警醒,也教育了百姓。包公祠的一副对联:“,何处真能断关节;万祀千秋,几人堪与俎豆同?”发人深省,表达了民众对为官者清廉的希冀。还有诸如“天机清旷长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灯。”等联语,无不表达了群众对为官者廉洁清正的愿望。
楹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古代亦以此明志。如林则徐禁时,以对联警醒自己和他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此联一出,让想者无隙可乘。再如王恕的联文:“任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告诫人们切莫以。
古代的有识之士,对其从政的、部下及熟人,常以对联形式题赠勉励。如戴远山赠友人的对联:“诗堪如画方为妙,官到能贫乃是清。”这不仅是鼓励,更是鞭策。清朝知府吴鼒的上联:“山色壮金银——惟以不贪为宝。”配以下联:“江流环铁石——居然众志成城。”寓意深刻,既劝诫又警醒。
历来被百姓所称赞,如包公、岳飞、况钟等,他们的清廉事迹千古流传,载入史册。而那些污吏,则被百姓以对联形式揭露、讽刺、咒骂。如邓竹轩的贪腐行径被百姓以对联揭露,而清朝一的自贴春联也被添字嘲讽其贪腐。
优秀的廉联,是洗心的清泉、的良、醒世的警钟。读之让人心智清朗、廉洁自律。愿廉联能成为员的座右铭,时常警醒,常鸣警钟。
□范仁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