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赏析_归园田居其一手法鉴赏
少年时我未沾染世俗的韵律,本性所爱乃是那丘陵与山川。
却不料误入尘世的罗网,一去便是三十余载。
的鸟儿眷恋着旧时的森林,池中的鱼儿思念着深远的源泉。
我开荒于南野的边际,守着朴实的心归向园田。
我的住所四周环绕着十余亩田地,草屋周围有八、九间空地。
榆树柳树遮蔽了后檐,桃树李树装饰了堂前。
遥看远方,温暖的村落烟雾缭绕,依依不舍的情感油然而生。
我的庭院中没有繁杂的尘事,空旷的房间却有余留的悠闲。
长久地困在的樊笼中,如今终于再次寻得归隐自然的自由。
“守拙”代表着我坚持着高洁的操守,不愿随波逐流;而“墟里”指的就是这令人心安的村庄。我用“樊笼”这个原本捕捉鸟儿的工具,来比喻我曾经的生活。此诗述说着我对的生涯的深深厌恶,同时也表达了我对重获自然生活的轻松与满足。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是东晋时期的著名田园诗人。世人尊称他为“五柳先生”,自号“靖节先生”。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只担任过几个小,但并未有所大建树,还曾被其他排挤。直到他二十九岁那年担任县令时,因不愿屈服于郡里的督邮,认为那有失他的原则,便果断辞去了,带着家人回归了田园。
在归隐田园后,陶渊明真正过上了农民百姓的生活。他耕田锄地、开荒种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找到了真正想要的生活。在这里,他可以悠然自得地生活,不用为名利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这充分展现了他高尚的情操与志向。
《归田园居》是陶渊明的一组诗作,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