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是什么意思_效率和效能的区别


尽管英特尔并不热衷于“大小核”的说法,而是偏爱如“混合架构”、性能核与效能核等专业表述来形容12代酷睿的不同核心。在我们过去的研究和报告中已经对大核与超大核的设计做过详细的解析。有很多读者会质疑那些体积较小的核心的效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些核心的实力吧。

我们选取了i9-12900K这款处理器,其效能核与性能核的数量相等。在测试中,除了单独开启效能核并关闭性能核的情景外,我们还进行了同状态(同为3.9GHz频率并关闭多线程)下的性能核对比测试,以及所有核心全开的性能测试。让我们先从CPU的理论性能开始分析。

在测试中,效能核的8个核心/线程表现优异,超越了当前市面上的多数8线程CPU。虽然这些CPU的运行频率通常高于效能核,但这并不意味着效能核就可以被称为“小核”,因为其性能表现同样出色。与同样拥有8个核心的性能核相比,效能核的测试成绩稍显逊色。这恰恰证明了性能核强大的性能。那么,在游戏方面的表现又是如何呢?

在720P分辨率下,由于显卡性能充足,效能核与性能核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二者的性能差距与CPU理论性能测试中的结果相似。在常用的1080P和2K分辨率下,12代酷睿仅使用效能核就已让RTX 3080显卡达到极限,效能核与性能核的帧速逐渐接近。在4K分辨率下,效能核与性能核以及全开核的帧速差距微乎其微,仅在5%以内。如果追求低功耗的游戏体验,那么在效能核上运行游戏几乎不会有明显差别。

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小核”之所以被称作“效能”核的另一个原因——低功耗。它的功耗表现如何呢?让我们继续探索。这次我们将通过单线程和多线程两种方式来进行测试,同时也会观察日常待机(Idle)状态下,所有核心在低负载时的功耗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