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皆非的意思_忍俊不禁的意思


在文化的瑰宝中,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名为“添字联”。这种联体巧妙地在原有对联的基础上增补字词,从而在内容和意境上创造出极大的反差,给人以别样的趣味和启迪。

古时,苏东坡这位杰出的文学家,年轻时曾创作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此联经高人指点,在前后各添两字,变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展现出他决心之大与志向之宏大,令人赞叹不已。

在《雪涛谐史》的记载中,浙江嘉兴的某位朝奉虽自命清高,却在门上贴出对联:“心中无半点事,眼前有十二孙。”然而他的行为却与这看似豁达的言辞不符。知情的邻居巧妙地续添字句,对联顿时变得诙谐幽默,调侃了朝奉的言行不一,令人忍俊不禁。

洪承畴这位明末大臣,曾以忠节自许,悬挂自撰的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然而他在松山兵败后降清,丧失了气节。有人在其对联末尾添字,变成:“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这一添字,既肯定了君恩又隐含谴责之意,可谓是一字之差,意蕴深远。

清代有一县官标榜清廉却在衙门上贴对联掩饰自己的贪酷。这副对联经百姓添字后,揭露了这位的真面目。这一改动,使得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可见添字联的威力与巧妙。

还有一位青年不注重节俭,每逢节日都感到拮据。某年春节他写下一副对联自己:“行节俭事,过淡泊年。”然而知他底细的邻居在每联前各添一字:“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这一添字联犹如当头棒喝,使他深感震撼并决定。

由此可见,“添字联”这种变体对联不仅考验着书写者的文采与智慧,更在无形中起到了警醒与教育的作用。它以独特的方式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