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济世成语解释_悬壶济世正确解释
济世悬壶
在古籍《后汉书·方士列传》及葛洪的《神仙传》中,都有关于“悬壶济世”的记载。两书所述虽略有差异,但主线相同。故事讲述的是一位老翁以葫芦为记,于市集售。葫芦悬于市旁的柱子之上,从清晨市集开张之时开始售,直至傍晚市集收市之际便隐入葫芦之中,长日如此,人们久未见其离去。费长房觉其奇怪,某日在楼上窥见此景。翌日,他备好酒菜,诚邀老翁共饮。傍晚,老翁邀请费长房进入葫芦内一探究竟。出乎意料的是,这小小的葫芦内别有洞天,内部金碧辉煌,并已备好酒菜。费长房食毕,老翁便离开,临行前嘱咐他不要将此事告知他人。后来费长房与老翁成为忘年之交,随其隐入深山医术,学成后他医术高超,救治世人无数,传承了“悬壶济世”的故事。悬壶亦成为中医济世救人的标志。
春暖杏林
在三国时期的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医术精湛,却分文不取。他种杏树于居所旁以供治疗之用,几年的时间,这里就成为了数以万计的杏树之地。他特意建起一个杏林园作为诊治之处,挂出一块牌匾标明“取杏需置米”,但他定下了一个规矩:那些留下米少的人可以取走更多的杏子。一次,有位不守规矩的人因贪多杏子而遗留的米少被老虎警告。更有甚者直接取走杏子而不留米者,最终命丧其中。此事传开后,患者家人在知晓此事后纷纷归还偷得的杏子,其中一个不幸者也因此复活了。他的成果并非仅为了个人收益,而是用于救助了那些经济困难的路人或穷人。这个感人的故事就成为流传千古的“杏林春暖”。
橘井泉香传奇
《神仙传》记载苏眈的故事——他乃是汉文帝时期得道成仙的仙人。在仙缘临别之际他向母亲透露第二年会有大流行之,言明使用其院中井水与橘叶可治此病。次年果然爆发,苏母依其遗言之法救治患者,成功挽救了许多生命。于是,“橘井泉香”的故事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人们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