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鼓励孩子的一句话_激发孩子上进心的说话技巧
近日,邻家孩子遭遇了情绪的波折,其背后隐教育和沟通的问题。
考试结束后,一名三年级的学生英语成绩并不理想,仅得了78分。而在他的班级里,考满分的同学竟有近20人。这一消息让家长情绪激动,回家后对孩子进行了严厉的训斥,甚至一度险些演变成肢体冲突。孩子感到委屈,愤然摔门离去。
父母爱子心切,期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是人之常情。单纯地责备和惩罚并不能使孩子的成绩自然而然地提高。事实上,父母在盛怒之下的言辞,常常会无意中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要真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家长需留意自己的言辞。“你怎么那么笨!”这样的话语,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还可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一“标签”,进而在遇到问题时更容易放弃或逃避。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告诉我们,肯定和鼓励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更好的推动力。
“你看看那个谁,每次都考第一!”这样的比较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永远比不上别人,无法满足父母的期望。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进步和成功应该纵向比较,而不是横向与他人比较。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分数和排名。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这样的指责对于爱玩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孩子们的天性就是玩耍,父母应该看到孩子除了玩以外的努力和付出。肯定孩子的努力,引导他们合理规划时间,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当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见的时候,它就会变成好的,比如热情和爱;当孩子的生命力不被看见,就可能变成愤怒、攻击等性的情绪。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被看见和认可的。这样教育下的孩子,才能充满拼劲、有勇气面对挫折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