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ic语言_basic语言和c语言的区别


关于BASIC语言的背景及发展

BASIC语言,作为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的缩写,其历史可追溯至远早于商用电子游戏的年代。这一编程语言的诞生,得益于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的两位杰出教授的努力——数学系的约翰·柯梅尼(John G. Kemeny)和托马斯·库尔茨(Thomas Kurtz)。

达特茅斯学院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镇,是一所知名的私立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两位教授为了使没有理工科背景的大学生学习编程,精心设计了8条新编程语言规则。这八条规则包括:

1. 通用性;2. 易用性;3. 可扩展性;4. 交互性;5. 调试功能;6. 效率;7. 硬件无关性;8. 操作系统无关性。

在借鉴了FORTRAN和ALGOL语言后,他们精简了指令,于1964年5月1日凌晨4点,成功地在达特茅斯学院的GE225大型机上运行了两个BASIC程序。

尽管两位教授为了推广这一语言并未申请专利,这导致了BASIC语言标准的多样化。但到了1971年,当他们发布BASIC语言标准的第6版时,市场上已经涌现出许多其他版本的BASIC软件,如Symantec公司的BASIC-E和CBASIC等。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随着ANSI的介入制定标准,逐步推出了最小BASIC和标准BASIC。

随着1975年TinyBASIC(仅需2K RAM即可运行)、MITS Altair解释型BASIC的诞生以及类似《101个BASIC游戏》的书籍出现,BASIC开始风靡整个计算机市场。几乎所有主机和个人计算机都有其相应的BASIC版本。例如:Radio Shack Level 1 BASIC (TRS 80)、Apple Integer BASIC (Apple II)等。

随着时间的发展,微软在1981年为IBM PC发布了运行于ROM的BASICA和运行于MS-DOS操作系统的Gee-Witz (or GW) BASIC。随后,微软在1984年发布了BASIC编译器BASCOM,并在之后的几年中不断升级和改进。而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推出,微软进一步推出了Visual BA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