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点是什么时辰_生辰八字
古代的智者们将一昼夜分割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的长度相当于现今的两小时。这十二个时辰以十二生肖中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并且每个时辰都有其独特的雅称。以下是关于古代十二时辰及其别称的详尽介绍:
-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时分,又称子夜、中夜。这是新老交替的第一个时辰,恰如晨曦初露前的寂静。
- 丑时(01时至03时):荒鸡鸣叫,夜色逐渐消散,预示着新的开始。
- 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之刻,昼夜交替之际,天色渐明,万物苏醒。
- 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之时,旭日初升,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启程。
- 辰时(07时至09时):朝食之际,人们享受早餐的时光,也是一天的初始活动时刻。
- 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时分,阳光炽烈,预示着上午的繁忙即将结束。
- 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之时,太阳高照,气温最高,人们进行日常劳作。
- 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之际,太阳偏西,人们开始为下午的活动做准备。
- 申时(15时至17时):晡食之时,人们享用第二次餐食,为下午的劳作补充能量。
- 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之时,天色渐暗,人们结束一天的活动,归家休息。
- 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之际,夜色深沉,天地间一片朦胧。
- 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之时,夜色深沉,人们结束一天的忙碌,准备进入梦乡。
古人的智慧从这十二时辰的别称中可见一斑。这些别称不仅富有诗意与韵律感,还反映了古人对时间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它们是时间的艺术表达,也是文化的传承与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