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厚德载物_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书法作品
积厚流光,汉语成语的独特表达,音译为hòu dé zài wù。此语意指道德高尚之人能够承担重大责任。其源头可追溯至《周易·坤》的经典论述。
自然的律动展现出刚健的活力,而君子则应效仿其坚毅与奋发。大地的气度宽厚且顺和,君子理应增强美德,包容万物。古代人深信天地广博无垠,包罗万象。他们对于天地的理解是:天高而悬,地厚而稳;天为阳刚,地为阴柔;天为金属之性,地为土质之体;天性刚健,地性温和。他们认为天地相合则万物生长,四时有序运转。若无天地,便无一切。天地即宇宙,宇宙即天地。这便是古代人朴素的唯物宇宙观。
在八卦之中,乾卦居首,坤卦次之;乾象征天在上,坤象在下;乾代表南方,坤代表北方。天的气质高远而健硕,地的气度厚实而载物。从乾坤两卦所象征的自然现象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的智慧:人生应如天般刚硕、自强不息,亦应如地般厚重广阔、以德容物。
在清华大学校园内,有一块石刻刻着“至善如水”的字样。此语出自《老子》:“至善如水,水润万物而不争。”它的含义是,最高境界的善良就像水的品质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
中的坤卦描述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晋语六》亦云:“我听说,唯有厚德之人能享多福。无福而欲多服者,必自伤。”这强调了厚德的重要性以及宽容大度的气度。
“至善如水”与“积厚流光”这两个词语虽然表述不同,但所蕴含的意义却是相通的。人们常常将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使用,以表达相似的意境。
作为谓语、定语,这两个成语都可用于指厚德育人。此外,
例句
《西征赋》中潘岳有言:“乾坤因相亲而持久,君子以厚德载物。”此句恰能体现厚德之重要性。[1]